楔子:求而不得,弃而不舍,即人之本性
“那个人的样子好奇怪啊。我也看到了,他好像一条狗啊”,作为电影《大话西游》结尾的经典台词,激发了大家广泛的讨论。所谓初听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今天就来盘点一下星爷这部经典之作的曲中之意。
《大话西游》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月光宝盒》,第二部分《仙履奇缘》又名大圣娶亲,影片上映于1995年,但当时在社会并没有很大的反响,直到1997年之后电影走进校园之后才大火。影片的镜头衔接连贯,剧情推进不拖沓,有着星爷一贯的搞笑无厘头风格。月光宝盒作为穿梭时空的神器,使得整部电影的时间线错综复杂,也有一些不能深究的祖父悖论,但月光宝盒的存在是剧情和主题推进深入的关键。配乐经典大气,于搞笑中蕴含哲理,于嬉笑中说尽心酸无奈。剧中有着一系列的经典桥段,唐僧的唠叨,至尊宝的经典表白,唐僧的独唱等等。戏如人生,人生如戏,下面就来盘点一下戏里戏外的人生。
1. 至尊宝的爱情注定是短暂的,他只能成为一个满是回忆的孙悟空
至尊宝终究是要成为孙悟空的,这是佛和神的定义,是人们对于英雄的“需求”决定的。至尊宝所经历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孙悟空“大彻大悟”,这是提前指定的法则和剧本。月光宝盒好像就是为了冥冥之中引导孙悟空走向他“应该”到达的地方。现实的法则和导向限制着每一个至尊宝的人生走向,每一个至尊宝都要自愿或者被迫成为现实需要的孙悟空,至尊宝终究只是孙悟空的过去的记忆罢了。
2. 戴上紧箍,才能拿得起金箍
想要成为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前提是要戴上紧箍儿,放弃自由。所谓有舍必有得,有得也必有舍,在得失权衡之间,不断的自我重建,最终迫于现实的无奈和压力,至尊宝最终还是选择了成为实力上从容的孙悟空,放弃了自由上从容的至尊宝。接受了世俗的条条框框和唐僧的唠叨。实力和自由,哪个更重要,命运的轮盘会自动推动你走向你该走的位置,有时候命运其实不care你自己的选择,日积月累,你已经被推到你“应该”选择的一边了。至尊宝想要救紫霞,就必须成为孙悟空,同样的他注定不能再拥有这份感情,但命运的命题摆在眼前,他便没有了第二选择。
3. 对的人,对的地方,差的只是对的时间
500年前的白晶晶被孙悟空毁约,从此又爱又恨上了孙悟空,500年后的至尊宝爱上了白晶晶,为了救人又穿越到了500年前遇到了未曾谋面没有记忆的白晶晶想要结婚,同样的地点,同样的人,他们的感情契合差了500年,即便有月光宝盒也难以成全。
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后才后悔莫及,尘世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真挚的爱情在曾经,追悔莫及在现在。至尊宝的这番表白当时并没有意识到他已经爱上了紫霞仙子,心中执念的认为爱的是白晶晶,等他意识到之后迎接他的就是生离死别。对的人,对的地点遇见,依然是没有在对的时间。爱情起于意识之前,一旦错过就是遗憾,所以,珍惜你意识到了爱还没有错过的当下吧,那就是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了。
4. 佛说,众生皆苦,苦于求而不得,弃而不舍
佛说要渡人脱离苦海,渡人摒弃七情六欲,众生皆苦,苦于求而不得,苦于弃而不舍。人世间充满了至尊宝的悲剧,所以唐僧和孙悟空一行人要取经,度化苍生。人的平等的一方面或许也体现在不管贫穷富有,也总有求而不得和弃而不舍,无所谓当前拥有多少。人有欲望就会有痛苦,所以佛说消除痛苦的根源在于消除欲望。但另外的角度,有欲望也才会有快乐,我等俗人终究抛不下对于快乐的追求,吃苦也是必然,此消彼长,又何须度化呢
5. 神通广大的孙悟空长得也像一条狗,最终和现实握手言和
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最终也没能救下紫霞仙子,他救不了人,也给不了想要的爱情,尽管他“神通广大”。“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不能有自己的自由和感情,不能拯救自己心爱的人,他是人们眼中的大英雄,一个背着伤疤不能表露的镀金人,他确实应该像一个怪人,像一条狗。但人终究是要和现实和解的,不管曾经发生过什么,孙悟空终究还是要去取经的。剧情的最后,孙悟空对于凡人的指指点点没有半点脾气,这要放在之前的暴脾气,估计是要打杀几个的。或许是他也无力辩驳什么,或许获得了新的升华,但他真的放下了吗,放下是种超脱,无奈才是现实。通过城墙上的两个人,孙悟空给了他们成全,同时也给了自己一些慰藉吧。
最后,重温卢冠廷那首经典的《一生所爱》,正如影片大家嘻哈热闹之后悲伤落幕一样,全曲有激昂如对抗命运的抗争,到低沉如对现实的妥协,到最终就像是孙悟空不在在意世俗眼光的自我和解,或我应该相信是缘分----
从前现在过去了再不来
红红落叶长埋尘土内
开始终结总是没变改
天边的你飘泊白云外
苦海翻起爱恨
在世间难逃避命运
相亲竟不可接近
或我应该相信是缘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