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者自会,难者自难。现代职场中,写作是基本的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写作技能,必能助力职业发展,甚至会“妙笔生花”,为自己增加亮点,创造更多机会。与之对比,对写作一窍不通,或者在痛苦挣扎中,必然会影响个人发展。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写作如生病,之所以“痛”,是因为不“通”,还没有上道,没有掌握写作的基本技能。对于初学者而言,在对写作还懵懵懂懂、混混沌沌之初,先能“对号入座”,先了解写作会有哪些困难,自己存在哪些不足,正如照镜子一般,有针对性地找出缺陷在内,再因材施教,围绕不足加强学习,会缩短学习的周折,起点一定的效果。
作家郑学诗花费几十年心血的著作《走出写作障碍》,正是这样的参照系,能帮助我们认识写作过程中碰到的困难。
一、基于过程的写作障碍划分
一篇文章,由搜集材料开始,经过构思、撰写、修改、发表等过程。与之对应,在每个过程都会有障碍。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按过程划分,写作障碍包括:感受与积累材料阶段障碍、构思与提炼主题阶段障碍、谋篇与起草行文阶段障碍、修改与基本完善阶段障碍、反馈与传播过程阶段障碍。
二、各阶段写作障碍具体表现
(一)感受与积累材料阶段障碍
1、感受积累中的表面化、非典型化倾向
大千世界,没有生活功底,没有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的想象力,往往进入不到深层观察,看不到生活底层蕴藏着本质的闪光之处。
2、感受、积累缺乏文字记录
多数人没有养成自觉、及时地用文字定性、定位地记录点滴感受的习惯。
3、不注意感受、积累的相对集中
根据工作性质有所侧重,进行相关的点滴积累、专题积累、重点积累。特别应重点积累与专业有关的各类材料,学科发展中有关理论材料与典型事例。
4、感受、积累的个人功利视角带来的不良倾向
个人有功利色彩,把丰富多彩生活,人为划分为于我“有用”或“无用”,缩小了生活感受多样的客观存在,对客观事物失去新奇感。
5、不注意感受、积累的经常化、深入化
(二)构思与提炼主题阶段障碍
构思,是在观察、感受、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写作主体在写作行为过程中沿着一定的思维目标(写作目的)进行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是下笔前对文章的总体设计,是在动手写作前先想好“写什么”和“怎么写”
构思的实质,体现在写作主体的创造能力上,通过对主题、材料、结构等一连串复杂的思考,所形成的自己的思路(构思一篇文章的思维主线)。
作为创造性思维过程,构思分为三阶段,即:酝酿期、构思期、定型期。
1、酝酿期
酝酿期在于保持思维活跃状态下的比较思考,从适合自己的感受方式中,找到构思启动点。酝酿期主要任务是,能否提炼出有较高价值的主题。对于初学者而言,主题提炼一般不深刻、不鲜明、不准确,具体表现有:
(a)不擅于运用发散思维,对事物进行多角度的认识与概括,所以形成的主题流于单一化,缺少丰富的内涵。
(b)不擅于把获得的材料,反复地比较选择,高度概括。
(c)不擅于突破思维定势,求新求奇。
2、构思期
在酝酿期初步完成主题的确立及选材后,写作者通过写提纲,把谋划全篇布局、选准角度、确定表达方式等要点的内容,即构思的结果,用提要文字(或图表)固定下来。
在构思期,用简练文字表述提纲要点,是使思维条理化、思维直观化的最好方法。构思期障碍有两种。
第一种:认识水平有限,不能深入把握事物发展的内部规律与本质特征,初步确立的主题又趋于不集中、不清晰,无法进入拟写提纲阶段。
第二种:不擅于利用文字提纲。
3、定型期
构思具有全局性、设想性、复杂性、反复性、延续性等特点。在定型期可能会构思失败,具体原因有:
(a)构思态度障碍
没有整体思考,把握不好自己的思路,造成危害。
(b)能力障碍
主要有三方面:认识水平低、写作能力差、平时着力于单一的规定性写作。
(c)构思过程中思维变化障碍
(d)并非亲身经历或熟知的课题造成的构思失败
(e)构思环境受到干扰造成的失败
(三)谋篇与起草行文阶段障碍
该阶段是通过笔将简要的提纲要点落到字、词、句、篇的全面组合上,并在表述过程中使思路进一步深化。
在该阶段,提纲是为文章搭了一个主题句、段义、分论点、论据要点、结构的总体框架。起草,是将各部分衔接好,怎样过渡、怎样照应、怎样使用语言才符合上下文要求并适合文体要求,怎样才简练深刻。
在该阶段的障碍,主要有:
(a)文章开头难。
(b)避免中断。
(c)不用离开提纲。
(d)写完需审读。
(四)修改与基本完善阶段障碍
该阶段存在障碍的原因有两方面,其一,“意不称物”;期二,“文不逮意”,主要有七种障碍:
(a)认识障碍。
对修改的范围认识不清,感到处处不足,都要改,但无从下手,或主从倒置。
具体方法:从观点、材料、结构、语言、标点等方面酌情加工和润饰,进行部分“增”、删、改、调。
(b)时间障碍
(c)修改角度障碍
(d)修改时把握不好度
(e)态度障碍
(f)习惯障碍
(g)文面障碍
细致检查字、词、句、标点符号是否准确、是否符合规范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