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忙记:步履不停的生长

国庆的余温还没在办公桌上散尽,日历已翻到节后第二个工作日。窗外的风带着秋的凉意,室内的键盘声、通话声却织成一张紧实的网——那些没来得及在假期里舒展的疲惫,全化作了PPT上闪烁的光标、股东会材料里严谨的字句,还有和专家聊方案时记下的密密麻麻的笔记。

假期里没去远方,却在书桌前“闯了一场小关”:大赛的资料改了又改,股东会的材料核了又核,连梦里都在过北京客户共筑商的设计思路。在和胡老师聊方案、听高新生物园区负责人说“项目我们很感兴趣”时,又生出一股撑下去的劲——下午四点到六点的会议室,时钟走得悄无声息,对方眼里的期待,比任何休息都更让人清醒:这不仅是一个项目,更是被认可的价值。

紧接着是新的线索:草滩的私人老板要预约见面,说想把项目引到自己园区;觉天东的李总那边,珠海航展的安排有了大致方向;连扬州高新区的对接,都得赶紧找陈师兄问进度——这些散落的光点,要一个个串成线,才能铺出项目的前路。

今日的日程更是被填得满满当当:模拟股东会要请律师和主任来把关,外协单位的加工细节要谈,还要和老表聊透股东责任——是实缴,是增资,还是把精力扎进发动机研发里,不能再含糊。间隙里想起要给杨老师发资料,要补合同订单来撑住“国产替代”的底气,连喝口水的时间都像偷来的。

偶尔也会想:这么忙值得吗?可看着笔记本上“高新金控投资”“园区政策”的字样,看着客户、园区、股东都在为同一个项目往前推,便明白:所谓成长,从来不是闲出来的。那些匆匆的脚步、熬红的眼睛、反复打磨的方案,终会在某个节点,变成项目落地的掌声,变成自己心里的踏实。

十月的风还在吹,而脚下的路,正朝着更清晰的方向延伸。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