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各大高校图书馆借阅图书排行榜,《平凡的世界》又在好多高校借阅量中排前十,想起几年前的一篇旧文,发出来与大家分享。这部小说有很多人推崇,也有很多人认为浪得虚名,大概和每个人的经历有关吧。以下是正文:
第三次读完了路遥先生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内心里五味杂陈,久久不能平静!
想说,又不知从何说起……
第一次知道这本书大概是小学还是初中的时候了,那时候姐姐的同学来到家里,手里拿着一本《平凡的世界》,我以为只是一本普通的小说,并没有太在意,可能是名字比较好记,就记住了。
大学一年级,闲聊的时候一位同学问我:“你看过《平凡的世界》吗?”我说没看过,她立马就把手机上的电子书传给了我。寒假回家无聊的时候,就用手机开始看。谁知一发不可收拾,一开始看就根本停不下来了。比较坑的是,我看到第二部的时候,电子书戛然而止,原来只给我了一半。你知道吗?当时真是一种要发疯的感觉,急切想往下读而读不到。(那时候我还不知道有新浪读书、天涯书库等地方可以读。)假期里还去网吧捎带读过几次,总算读到了大结局。当时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哎哎,这写的不就是真实的生活吗?挫折与追求,希望与失望,汗水与收获,悲痛与幸福,爱情与亲情,真正赚了我不少眼泪。
第二次读是在考研期间,本来是想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抽空读读书,谁知又一读再读,直至读完才作罢。临近考研的时候,又读了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了解了《平凡的世界》艰难曲折的创作过程,更使我加深了对路遥的理解,同时,也为我的考研之路打了不少鸡血,至今还记得书中的一句话:“既然你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就得舍弃人世间的许多美好!”。
考研结束后,一口气读了路遥好几部少说,包括《人生》《在困难的日子里》《惊心动魄的一幕》等。感觉路遥真正是站在黄土地上,用生命和热血在创作。
研一买了《路遥全集》,近来又一次看了这部伟大的作品。现在,语无伦次的讲一点读后感吧。
关于理想
最近有一句话很火:“理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如果没有理想,孙少平不会背井离乡,到城市去打工。至于理想确切的是什么,可能他也说不清楚。孙少平就是不甘心一直呆在农村,像祖辈父辈那样过完自己的一生。是啊,正如现在的我们,不是也有这种不甘心吗?
我的理想是啥,哎,我也不清楚!但就是不甘心,不甘心庸庸碌碌的过完一生。对于未来,还是很迷茫!
关于苦难
路遥先生告诉我们关于苦难的一个道理:不管是伟人,还是普通人,一生中都要经历很多苦难。苦难使人自卑和敏感,孙少平刚上高中时就是自卑和敏感的,经历过贫困痛苦体验的人,大概都会有一段莫名的自卑和敏感的岁月吧。一旦战胜了苦难,人们就会变得更强大。孙少平就是一步步克服了苦难,靠着他坚强的意志,苦中作乐,苦尽甘来!有人说,孙少平就是中国的“保尔”,在多少个寒夜里激励着处于苦难里的人,克服困难,升华自我。
关于劳动
书中那么热情洋溢的歌颂劳动:“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不论什么人,最终还是要崇尚那些能用双手创造生活的劳动者。如何对待劳动,这是人生最基本的课题。”“人的痛苦只能在生活和劳动中慢慢消磨掉。劳动,在这个时候不仅仅是生活的要求,更是自身的需要。没有什么灵丹妙药比得上劳动更能医治人的精神创伤了。”
现实生活中有太多想不劳而获的人了,所以才有人寄希望于赌博,才有人热衷于买彩票(想为福利事业,体育事业作贡献的不算哦),才有人轻信搞传销人的话,才有人很容易就上当受骗。
关于责任
孙少安对全家老小表现出来的责任感令人敬佩。为了家庭,他放弃了学业,放弃了爱情,正如书中所写,他总是“精神抖擞地跳上生活的马车,坐在驾辕的位置上,绷紧全身的肌肉和神经,吆喝着,呐喊着,继续走向前去”。
每个人都是有责任的,对自己,对家人,对朋友。如果只想享受权利,而不履行责任,那你就不是一个称职的人。每年都有很多年轻的生命选择自杀,这不仅是对自己不负责,也是对家人,对朋友,对所有爱你的人不负责。如果你有责任意识,再辛苦,再折磨,再难以忍受,都不应该放弃自己的生命。
如果你有责任意识,再辛苦,再折磨,再难以忍受,你都应该努力奋斗,创造更好的生活。
关于爱情
孙少安和润叶的爱情让人遗憾叹息。孙少安深爱着润叶,在接到润叶的信时,也曾站在路上热泪盈眶,但最终还是理智的拒绝了她。真正是“很爱很爱你,所以愿意舍得让你,向更多幸福的地方飞去”啊!
李向前的单恋开始觉得讨厌,中间十分同情,结局让人感动,路遥先生写到润叶回到向前身边的时候,也情不自禁的写到:“生活啊,生活!你有多少苦难,又有多少甘甜!天空不会永远阴暗,当乌云退尽的时候,蓝天上灿烂的阳光就会照亮大地。青草照样会鲜绿无比,花朵仍然会蓬勃开放。”
最让人心潮澎湃的还是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写他们的爱情时,作者深情的写到:“没有爱情,人的生活就不堪设想。爱情啊!它使荒芜变为繁荣,平庸变为伟大;使死去的复活,活着的闪闪发光。即使爱情是不尽的煎熬,不尽的折磨,像冰霜般严厉,烈火般烤灼,但爱情对心理和身体健康的男女永远是那样的自然;同时又永远让我们感到新奇、神秘和不可思议。”但路遥始终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所以安排了那样的结局。让人扼腕叹息的同时,也稍稍能理解作者的苦心。
结语
感想很多,不可能一一写完。希望每一个心中还存有希望的人,都看看这本书!在这繁华的都市里,在我们敏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接受很大挑战的时候,孙少平的精神也许会在我们心中闪耀着鼓励的光芒,让我们虽然知道前途的艰难,也能毅然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