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风送走了夏天的雨,成熟的向日癸遮盖住了芳香的茉莉。还未尝尽夏日炎炎,蓦然回首,山河已秋。今年的十月家与国撞了个满怀,中秋时节,独在异乡,赏着同一片天上的月,心里想着家里的人。此时家乡里的大雁应该已经开始南飞了吧!
不知从何时开始,生我养我的黑龙江变成了我的故乡,是大学?还是工作?年少时做梦都想逃离的地方,没想到却成为今天自己难离的故土!对于家乡的记忆除了那条泥泞的小路,还有那首小时候觉得很土的歌
“我滴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啊,那里有漫山遍野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松花江边一个很普通的村庄,那里除了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还有一望无际的水稻玉米。小的时候父亲总是带着我去田里干活,虽然我也帮不上什么忙,但还是喜欢和父亲一起坐在拖拉机上,手中摇曳着半截河边的芦苇,嘴里轻哼着老师刚教会的《童年》,伴随着拖拉机的的轰鸣,迎着风呐喊!那时候觉得自己虽然有写不完的作业但也很快乐,觉得长大还离我很远,偶尔也会幻想自己长大会是什么样子?是西装革履的社会名流?还是吞云吐雾的商政大佬?总之不是现在这般碌碌无为。
家乡的秋天很短,只有不到一个月,但是这并不影响人们享受丰收的喜悦,那时候粮食不贵,家里的土地也不多,父亲母亲却要忙一整个秋天,不是帮同村的三大爷收玉米,就是帮六爷爷收水稻......总之就是白天看不到人影,晚上回来已筋疲力尽。我也悄悄的问过妈妈:为啥我们家的地都收完了,你俩还这么累?
“都是乡里乡亲的,总要帮衬着不是!”
“儿啊,做人要有人情味儿!”
金灿灿的粮食在院子里堆成一座小山,年幼的我多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喜欢在小山上爬上爬下,玩累了就躺在小山的尖尖上眯着眼看太阳️,心里默默划过课本上那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秋收的时节告一段落,金色的海洋也披上了银装素裹,随着一阵卡车的呼啸声,家里的那座“小山”变成了桌上一摞崭新的人民币。放学回来的我还未来得及感受失去“玩伴”的失落,家里就闯进了一群不速之客。都是村里的熟人了,有卖猪肉的,卖化肥农药的,还有村里的小卖部......总之这一群人拿着一摞摞比桌上人民币还厚的账本,同母亲在那里一笔一笔的算着......一连几天,人是送走了一波又一波,桌上的钱是薄了再薄,终于随着父母如释重负的相视一笑,桌上的钱也只剩下了寥寥几张,母亲温柔的摸了摸我的脸,年少的我竟有些莫名的委屈。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家里的地一年年变多,讨债的一年年变少,我也在一天天的长大。天上风云变幻,地上沧海桑田,哪有那么多的风调雨顺,更多的确是灾年!那是我大学毕业那一年,刚刚签了在南方的工作,工资不高,好在稳定,那天全家都很高兴,我和父亲小酌了几杯,见我回房睡了,父亲叹了口气,似是在告诉母亲,也似是在自言自语“不种地了!”这一叹,有着一份不甘心,有着一丝不舍,但更多的确是无奈。一连四年的天灾,覆灭了父亲对种地的执着,一年大风,一年大雨,一年大旱,一年大雪,把刚刚家里红火起来的日子打回了原型,父亲咬碎了牙供我把大学读完,终于在这一刻再也撑不住了。
“明年把地租出去,我在家里打打零工吧!”
“哈 ,挺好!”父亲自嘲一笑。
这么多年,除了粮价什么都在涨,一斤粮食换不来一斤水,但父母还是种地还了结婚时欠的债,还了母亲住院欠的债,还了我上学欠的债,终于可以歇歇了!
北来南去几时休,人在光阴似箭流。 长大后的我,身在他乡,一身房贷车贷,每当我身处困境的时候总是会想起父亲,被生活压弯了腰,被时光染白的发,没了年轻时刚毅的脸庞,却多了一双深邃的眼睛,他笑着对我说“要是有一天行情好了,我还要种地,儿子别怕!有爹呢!”
“我呀!就是一辈子还债的命!”
秋夜忽闻风吹雨,我是野菊,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