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口误,生活有起有伏,有时做事正确,有时错误是正常的。
求助者是活生生的人。每个人来到这到这个世界上,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我们的角色是由舞台决定的,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角色。比如说,作为母亲的老师和作为老师的母亲。在孩子面前,是一个作为母亲的老师,在学生面前是一个作为老师的母亲。角色假如一直不变,对关系会有一定的影响。
人性趋利避害。对自己有利的,勇往直前,对自己有害的逃避。
医生看的是部分。看到病人的症状,体征再做检查,从症状来处理。心理医生看到的是整体。假如一个抑郁的人,心理医生不光看到了抑郁症,还判断与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有关系。从任何一方面都可以处理。
生活中很多时候,不是尊重对方是个人,而是尊重对方的钱、地位。有些婚姻不幸福,很多来自双方不尊重对方。一个再厉害的男人,如果在家打老婆,无论他的地位多高,都不能说他是一个文明人。有时强势反应,反而是地位低的表现。
作为咨询师,首先要知道,求助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要尊重他,要做到把他当人看。假如咨询进行不下去时,没有把求助者当人,也没把自己当人看。
心理学的对象不是人的心理,而是人,是具有心理的人;心理学的对象不是各种心理特点和各种能动性,而是人本身,是活动者和进行交往的人。
人和他的心里不是两个系统,而是一个统一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主体是所有心理品质和全部能动性的基础。
――布鲁什林斯基《主体心理学》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