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经营者都有这样的感概:“员工就是不听自己的话。不管说多少遍都不听。我明明是为了员工的成长,但员工总是我行我素,不明白我的好意。”那为什么员工不肯跟你走呢?
稻盛和夫“六项精进”的忠实践行者和传播者村田忠嗣在《六项精进实践》书中通过自身的实践经验,以“努力”为核心,理解和培养员工,从而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
01 自己的员工自己培养
要想公司发展好,就要创造利于员工掌握实力的企业文化和机制。经营者要下定决心,珍惜每位加入公司的员工,将他们视作未经雕琢的璞玉,通过实践,以工作能力和人格两方面时刻严格地雕琢他们。
“自己的员工自己培养”,让我们带着这一清晰的认识,心怀信念,以关爱之心好好地培养员工。
02 培养员工要具备“担雪埋井”的精神
从字面理解,“担雪埋井”就是“挑着雪去埋井”:一个人挑着雪去井边,把雪倒进井里,想将井埋起来,但雪一倒进井里就融化了,不管倒了多少次都没有多大功效。就像我们培养员工一样,有时候付出再多,对方却迟迟没有成长。但是我们要相信员工,相信他们会成长,对他们严厉而慈爱,培养他们,指导他们。
03 为员工拼命工作
员工会在工作或人际关系上遇到各种问题和烦恼,如果这些问题和烦恼比较复杂,超出了员工的能力范围,就会慢慢变为他们的苦恼和压力。其中一些员工能继续奋斗;但更多的员工会把这些压力变为不平不满、焦虑、愤怒或烦躁,这时有一位上司为员工拼命工作,员工就不好意思沮丧和发牢骚,只好继续“努力”。就这样,随着时间推移,员工就会在心不甘情不愿的“努力”中渐渐适应艰苦的工作,克服障碍,在这个过程中心性得到锤炼,不知不觉中,业务能力提高了,人格也得到了提升。
04 培养员工,就像培养自己的孩子一样
培养员工,就好比登山,上司应该放低自己的身段,将自己的视线放在与员工相同的高度。从这个高度出发,和员工一起攀登。员工攀登时,上司先不要急于出手,而是从旁守护:时不时伸手拉一把,或从背后推一把,偶尔还要停下来休息。每名员工的攀登速度和起点都不相同,须因材施教。
05 只要改变潜意识,就能改变人的性格
性格即人格,人生的幸福程度和人格的高低成正比。只要我们给员工一些支持和一定的良性刺激,启发他们,就能促使他们改变自己的性格;又或者,我们可以创造良好的环境,耳濡目染,他们的性格就会转变。
如果公司里的每个员工性格都向好的方向发展,大家的表情就会变得和善可亲。员工性格变好,公司自不必说,员工本人及其家属的人生也会走向好的方向。
06、育人就像“转碟子”
在杂技“转碟子”中,碟子转的速度越快就越稳定,一旦速度下降,碟子就会晃荡。如果不加理会,它就会掉下来。因此,耍杂技的人必须时刻盯紧所有碟子,只要有碟子开始晃荡,就赶紧转动棍子,提高它的速度,使它保持稳定,一会儿转转这个碟子,一会儿转转那个碟子。
育人就跟转碟子一样,一刻也不能停止。好不容易将人培养起来,转眼间对方又恢复原形,或随意按照自己的理解走上错误的方向,A变好了,B却渐渐离心,关照B的过程中,C的心态又开始发生变化。总之,育人就像“转碟子”,绝对不能对“碟子”置之不理。
写到最后
要让员工愿意长期留在企业。需做到以下这些:
重视员工。
给予员工社会平均水平以上的薪酬待遇。
不为了企业努力,而为了员工努力。
真心为员工着想,为此勇于训斥员工。
在金钱、时间、物品上决不公私混同,坚持“玻璃般透明”的原则。
不仅靠嘴讲,还切实地做出成果。
诚心诚意,反复阐述自己的想法。
让员工的工作具备使命感和意义,让他们感到工作的价值。
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正确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工作和生活。
言行一致。
员工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