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玲的《麻辣烫》,看了她翻拍的原作岛国片《百元之恋》。
赶着春节档期,将近一个月的营销轰炸,减肥后的某玲剪影,营销主题都是某玲减肥100斤,雷佳音和沙溢的惊奇探班炒作,上映第一天某央的采访到处可以看到,然后某玲语重心长的告诉大家,大家不要奔着减肥去看这个电影,这……
这几年有个词叫“信息茧房”其背后的信息基础是“大数据”,比如说你在微信视频搜了“谋玲减肥励志”,接下来几天的时间里,微信视频会拼命给你推荐这一类的视频,这种技术除了用于某团、某程的大数据杀熟之外,还有一个致幻的效用,你看我都说某玲减肥励志了吧,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认可我的观点呢?然后你会更加深信你的观点是正确的。
抛开励志不谈,你我作为普通大众,芸芸众生的一员,某玲先增肥40斤,再减肥100斤,背后是什么?
1.时间每天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训练,我们的时间呢,你每天挤半小时运动,是不是想着可以,到实际执行百里挑一个?
2.训练场所,专业教练,免费的呀?
3.饮食。作为普通人的认识,运动量大,多吃五花肉啊,额……
4.其它我们看不见的东西,比如瘦了100斤后,我相信脂肪是可以抽走的,肌肉是可以练出来的,但皮肤,胖的时候,拉皮拉那么狠,一年之内这么撑开的皮肤,很难这么短时间自动缩回去的,那是怎么办到的,反正我是不知道…
岛国的电影,我感觉是想告诉凡人,其实你也可以逆袭,首先你要定个小目标,然后你要诉诸行动,然后每天都要坚持(如果每天半小时不行,15分钟可以么?)业余拳击手跟专业拳击手打比赛,能打中人家三拳已经是莫大的恩赐了,还想KO对方一战成名,岛国电影都不敢这么拍,关键之处在于你定目标没有?你每天去执行没有?
春节档期的《麻辣烫》,成了一部减肥励志片,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估计就爽那电影院的一个多小时,出来嚼没吃完的爆米花的时候,再感叹十几分钟,然后尘归尘土归土,如同看了一场郭德纲的相声,图一乐完了,你看人家的名字不就是这样的么?
现实有时就是这么魔幻,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能老是一年到头的被别人感动,那永远都是别人,你自己呢?
想起一句话,专家说花钱能消除99%的烦恼,但专家没告诉我怎么赚钱。
资本拿着一个凡人可能永远无法企及的对象让你作为榜样,可能它要的结果,只是让你膜拜,让你永远热血沸腾却遥不可及,真实的生活,不需要毒鸡汤,而是你每天能身体力行的东西。
圣人不仁,以万民为刍狗。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