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每个人来说,碗太普通了,每天都能见到,所以也没人在意。作为每家每户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什,碗的历史相当悠久。往前大概能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河姆渡、仰韶、龙山等文化遗址就有泥制的碗被发现,商周战国碗多为陶制并出现了原始青瓷的,汉以后就基本就都是瓷碗了。
有意思的是,各时期碗的底足都很有特色。汉至隋以平底和假圈足为多;唐代是平底及壁形、环条形底足为多;五代以后就大多定型为圈足了,也就是我们家里那种碗底。不过通常都在10至15毫米高,看起来显然不够稳当,但古人都是分食,打翻的概率比较小。另外,专家分析这种做法阻热效果很好,端着碗吃饭也不会烫手。
其实宋代以前的碗以敞口造型为主,反过来就像一顶斗笠,俗称「斗笠碗」。到了明代,斗笠碗开始出现收口的造型,并使用到现代。比较典型的是旧时百姓家里常见的那种「蓝边碗」,很有年代感,可惜这几年比较少见了。
觉山隐窑去年做过一只点工的「青花薄胎折枝莲纹斗笠碗」,正是沿用清代的器型,虽然经历了几百年,看起来一点也不老气,相当有味道。
不过在明代出现的另一款碗,却对后世影响更大,这就是「宫碗」。话说宣德年间,景德镇官窑烧制了一种口沿微撇、腹部宽深、比斗笠碗更敦厚又实用的碗。这种造型优美的碗一诞生就得到皇帝赏识,随即便成为宫廷御用器物,故称作「宫碗」,尤其是青花器在当时尤其珍贵。
正德年间「宫碗」开始大量烧制,也更加规范,这才得以在民间流通。所以,虽然创烧于宣德,但于正德时流行病为人熟知,因此也被称为「正德碗」。
据说,此碗先是进了大户人家,凡品相上好的物件,都作为供器入了佛龛,一般的则可用来盛饭,摆上餐桌。后来,又慢慢地融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一直到数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吃饭的碗仍然保留着当时的基本造型,只可惜很难再见到「宫碗」的奢华了。
于是,丙申年底我们就开始试着按古制宫碗器型,复烧几款经典的青花碗。「青花点工莲托八宝纹碗」和「青花缠枝莲纹碗」,两款都属于青花满工,碗腹分别画有四层图案,非常端庄富贵。
先说这只莲托八宝纹碗,虽然元素甚多,但画师的搭配还是能看得出章法和层次的。佛家八宝分别对应八朵缠枝莲,底部画有一圈莲瓣纹,碗心青花双圈内一只如意宝杵非常庄严。
好玩的是,碗的足墙与内沿分别有一圈海涛纹,这种内外上下呼应的画法并不常见到,画师是花了心思的。而最见功力的还是在点工上,如此整器满工的一只青花碗,已无需多言。
另一只缠枝莲纹碗,同样是经典的画片,外口沿绘满地青花如意云头,底部是海浪纹,足墙是卷草纹,碗心青花双圈一朵莲花,与外壁缠枝莲同工同画。
而对分水技法的控制是最值得称道之处,不仅花瓣和枝叶部分视觉丰富,立体感极强,甚至海浪纹的浪花等细节处也有很清晰的层次,所以,即便满工满画,整幅画片也很有灵气,不显呆板。
同样,两只青花碗的画片寓意皆圆满吉祥,无论作为供器还是食器,都再好不过了。只是画片都比较费工费时,加之精力有限,丁酉款尚未出窑,敬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