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机快照

1、虚拟机快照目的

        虚拟机快照允许管理员创建虚拟机的即时检查点,捕捉特定时刻的虚拟机状态,并在需要时将虚拟机恢复至做快照时刻的状态,不需要时(无故障时)删除快照即可。常用场景:虚拟机系统补丁更新、虚拟机较重要的配置更新等,主要防范由于应用程序安装不当或者其他造成数据丢失或损坏的过程。

2、使用虚拟机快照时的注意事项

        快照不会影响到RDM虚拟硬盘或客户机内挂载的iSCSI或NFS文件系统。

        快照是基于每个VM而做出来的。

        如果有一个应用程序带有多个层,并且分散在多个虚拟机之间,在恢复快照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应用程序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备份系统,例如:NBU、Commvault等备份系统在做备份前,会自动执行快照任务,并在备份完成后删除快照。

        vSphere FT不支持快照,也就是开启了集群的vSphere FT功能后,不能对虚拟机创建快照。

        vSphere 5版本之上版本支持创建快照的虚拟机上执行Storage vMtion。

        快照不是完全复制所有虚拟机文件,而是至存储改变的文件,所以快照技术要求的存储空间较少。ESXi会将虚拟机虚拟磁盘的修改写到快照VMDK文件中,它也被称为差分磁盘(Delta Disk或Differencing Disk)。这些差分磁盘一开始很小,但是随着存储的修改增多而变大,占用大量的磁盘空间,因此一定要在需要时才使用快照,而且要定期删除旧快照。

        使用快照也会使虚拟机性能降低,因为有一部分磁盘空间将用于差分磁盘,ESXi主机在差分磁盘增大时,必须更新元数据文件(.sf),在更新元数据时,LUN必须锁定,这样就可能会影响其他虚拟机和使用相同LUN的主机性能。一般管理员应预留大约20%的空间用于快照、VM交换文件和其他元数据。

        使用Snapshot Manager(快照管理器),可以查看或删除快照,也可以切换回之前的快照。

        恢复快照会使在快照创建之后写入的数据、安装的应用程序全部丢失,只有确认数据允许丢失的情况下,才可以恢复快照。

3、使用快照的真实体验

        在平时的虚拟机快照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场景大概是这样子的:生产环境的系统或数据库在做系统补丁更新或较大配置变动,都会选择的非工作时间做,在作业之前一般都会进行快照操作,在实施之后需要观察一段时间,因此很容易忘记按时删除快照。对于数据量变化少的虚拟机来说,第二天再删除快照也没问题。但对于数据量变化太大的虚拟机,则需要及时删除快照。在一次数据库的日常变更前,做了一次快照,变更实施后,管理员希望观察一段时间再删除快照,结果整晚都忘记删除快照,更不幸运的是该虚拟机磁盘空间已经很满,在凌晨的时候,终于被监控软件监控到IP ping不通,原因是由于快照文件越来越大,虚拟机空间爆满,导致虚拟机死机,数据库挂死。各管理员不得不都来现场应急处理该数据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