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这篇为止,我将心理学著名的卡普曼戏剧三角中,受害者、施压者与拯救者的交互情结交代完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爬文,将三篇文章结合来看:
以下故事和内文皆为原创
◎故事
袋鼠齐齐在某些人眼中是一位特别温柔的绅士,所有跟他相处过的母袋鼠,都觉得自己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
可是没有一只母袋鼠,最后选择跟他相守一生。
和老友把酒言欢的场合,他经常喝着喝着,整个人就伤心起来,诉说现代母袋鼠的现实。
「没有房子的公袋鼠就不是人吗?我对她们多好啊!」
母臭鼬欢欢交过几任男友,他们对欢欢的印象是「这个女孩子好惹人怜惜」,能激发出他们的保护欲。
可是后来他们觉得欢欢太依赖自己,最后都受不了这种无时无刻的依赖而离开。
欢欢常跟闺蜜抱怨:「为什么我都遇不到好的臭鼬?唉,都怪我长得丑、学历也不高,一无是处。」
齐齐和欢欢在一个相亲活动认识了,他们互相诉说内心的落寞与失意。
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走在一起,反倒事后齐齐觉得欢欢太矫情,欢欢觉得齐齐软弱的不像个带把的。
◎心理
§受害者的谎言
2009年,村上春树在耶路撒冷领取文学奖时,做了一场演讲,演讲中说了那句名言:
「在一堵坚硬的高墙和撞向它的蛋之间,我总是站在鸡蛋这一边。」
某个角度来说,检讨受害者是不公平的。
因为受害者往往站在弱势,就像我们去检讨一个出身贫寒的农民,为什么不好好读书、奋斗,过上中产阶级的生活一样,这种批评既不现实,也不客观。
卡普曼在戏剧三角中所说的受害者,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受害者,而是「利用」受害者的形象去换取拯救者的帮助,或者用以与施压者之间形成相爱相杀的依附关系。
因此受害者的谎言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明知自己是受害者,却说自己不是」;
另一种是「明明有机会摆脱受害者的角色,却在能摆脱的时候拒绝离去」。
受害者之所以需要巩固与施压者之间的关系,在于通过受害的角色,可以推卸改变现况的责任。
某种意象上,受害者心理就像一个黑洞,他会诱发施压者释放更多的能量,吸取这些能量。
就像专研家庭治疗的咨询师郎格(Darlene Lancer)所言,有些人主动在关系中站在弱势的一方,好在关系中更「理所当然」的主动索求,接受保护,扮演获益的角色。
然而,在获取他人利益的同时,受害者将付出惨痛的代价,就是受害者往往不敢面对,以及表现真实的自我。
§拆穿受害者的谎言
对于那些伪装的受害者,咨询师佛沃德(Susan Forward)博士形容为勒索者。
勒索者通常利用「情绪勒索」(Emotional Blackmail)的手段,有意无意,软硬兼施的让他人服从于他的要求。这些方式包括:
1. 利用他人的善念
常人皆有孟子所说的「不忍人之心」,受害者会通过对方内在的道德感与同情心,演出弱势的姿态。
刚开始确实能使人因为帮助受害者而有成就感,但逐渐的这种相处模式会逐渐演变为常态,直到把他人的精力消耗殆尽。
2. 利用他人害怕失去的心理
加害者与受害者之间存在矛盾的共生关系,受害者一边满足加害者脆弱而空虚的自我。
当受害者对他越差劲,发于愧疚的反弹就越大,越难摆脱受害者的索求。
3. 利用舆论的压力
受害者心理的一种表现就是他并不注重两人之间的关系,经常用第三方的压力,打破关系之间的沟通管道,让对方屈从于外在压力。
在戏剧三角中,这个制衡的力量来自拯救者。
因此碰上精明的受害者,拯救者与施压者的对抗来自加害者的手段,他们三者彼此共生,彼此都是对方的棋子。
4. 架空他人的自我
通过上述方式,受害者会让施压者与拯救者都陷入一种内在空虚的处境,三者的表现都变得更单一,因为单一而不得不组成一个难以分割的共生关系。
就像有腿的瞎子必须依靠明眼的瘫痪者,即使有机会治好他们的病,但由于病态的共生关系,他们宁愿一辈子看不见,或行动不便。
要打破这样的关系,唯有他人把握自身的感受,不过份注重受害者的感受,才有办法找回拒绝的勇气。
§结语:受害者转变为创造者
当受害者把一切痛苦的「外在导向」的归因,也就是所有的痛苦与挫折都是他人造成,无助于解决自身真正的困境。
唯有将向外推诿的责任,转化为「问题导向」的归因,把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而不是抢先推卸责任或转移问题,方能真正的聚焦于困境的解决之道。
通过解决问题,持续的把握自我认知与接纳,关注自我成长的动力,学习容忍与接纳他人的拒绝。
终究世上确实存在一时的受害者,但如果自己不愿意摆脱受害者心态,活成永恒的受害者。
那么即使改变的契机来临,也无法把握住机会,提升自我,改善关系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