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之幕的概念出自罗尔斯先生的正义论。罗尔斯先生在在书中把(当时)既存的主导西方社会的正义理论分为两大类:1功利主义的正义观。也就是如果社会主要体制的安排获得了社会全体成员总满足的最大净差额那么这个社会就是正义的社会。功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谋取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其思路是:每个人在实现自身利益时都会根据自己的所得来衡量自己的所失,社会的幸福由个人的幸福构成,个人的原则是尽量扩大自己的福利,满足自己的欲望,社会的原则则是尽量扩大群体的福利,最大限度地实现由所有成员的欲望构成的总的欲望体系;2.直觉主义的正义观。直觉主义者不从个人或群体的得失思考问题而从对自身的反思中找到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是至高无上的,可以用来衡量各种互相冲突的正义原则。直觉主义不包括其他的衡量方法人们依靠直觉,依靠那种在人们看来最接近正确的东西来衡量。直觉主义强调道德事实的复杂性使人们往往无法解释自己的判断。直觉主义认为“确定不同正义原则的恰当重点的任何更高一级的推定标准,都是不存在的。”
这两种正义观都不被罗尔斯先生所认同,但他尤其反对功利主义。罗尔斯认为功利主义的正义观有一些弊端。1.它没有揭示自由和权利的要求与社会福利的增长欲望之间的原则区别。正义否认使一些人享有较大的利益而剥夺另一些人的自由是正当的,政治交易和社会利益不能成为妨碍基本权利的理由。2.它假定一个人类社团的调节原则只是个人选择原则的扩大是不足取的,这里没有把人们将一致赞同的原则视为正义的基础,其原则内容无法成为调节全体人的宏观标准;3.它是一种目的论的理论,用最大量的增加善来解释正当的理论,而真正的正义原则是事先设定的,不能从结果来看是否正义。4.它认为任何欲望的满足本身都具有价值,而没有区别这些欲望的性质,不论这些满足的来源和性质以及它们对幸福会产生什么影响,如怎样看待人们在相互歧视或者损害别人的自由以提高自己的尊严中得到快乐的行为。
---------------------------------------------------------------------------------------------------------------------------------
到这里我们知道了罗尔斯先生是反对功利主义的,然而光反对既有的正义观还不行,罗尔斯先生还需要构建自己的正义观。而无知之幕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被罗尔斯先生创造出来的概念。可以说,它的产生正是为了批判在西方占主导地位的功利主义。
也就是说功利主义的发展和困境促使了无知之幕概念的产生,而不是相反。无知之幕是罗尔斯用以构筑自己的正义观以取代功利主义的正义观的关键概念之一,而不是用来为功利主义辩护或是支撑其发展的。
---------------------------------------------------------------------------------------------------------------------------------
既然罗尔斯反对功利主义正义观,那么他又要怎样建立正义观呢?罗尔斯在正义论的前言里就说了:“我所要做的事就是把以洛克、卢梭和康德为代表的传统的契约论加以归纳,并将它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所以罗尔斯是要用契约论的方法构筑自己的正义理论。
为了说明社会契约是如何产生的,罗尔斯虚构了一个原始状态(原初状态),也就是自然状态在洛克、卢梭等人社会契约论中的地位。原始状态的设计意图是排除各种历史的和现实的因素,给出一个纯粹的逻辑思维的状态,使人们产生正义的原则(有直觉主义的一些成分)。在原始状态中,所有各方都是道德的主体,都受到平等的待遇,他们选择的结果不决定于随意性的偶然事故,也不决定于社会力量的相对平衡。
为了设定原始状态,罗尔斯进一步提出了几个核心概念:(一)正义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人类的合作是可能和必须的,客观条件包括一个确定的地理区域,体质状态和精神状态相似,存在着中等程度的匮乏,主观条件包括各方都有大致相似的需求和利益,各方又有各自的生活计划,而且还存在着哲学、宗教信仰,政治和社会理论的分歧,这样人们就既有合作又有冲突,因而需要有一些原则来指导人们决定利益划分;)(二)正当观念的形式限制。原始状态中的人们还得接受某些限制,这样他们才能有效地确定和选择原则,这些限制是,原则应当是一般性质的而不应是特指的,首要的原则必须能够作为一个井然有序的社会的共同蓝图;原则在应用中应对每个有道德人格的人起作用,限制的条件应当是公开的,让每个人知晓,还要赋予各种互相冲突的要求以一种次序,最后从原初状态推出的原则应当是决定性的,在它们之上没有更高的标准。这也就规定了正义原则的性质。(三)无知之幕。这个概念是更为大胆的假设,以便能运用纯粹程序正义的概念。原始状态是一种假设,他要求人们摆脱现时现刻的各种感觉和知识,在现实社会面前拉上一道大幕,使人们纯粹从零点开始思考正义的原则。无知之幕假定各方不知道他在社会中的地位、阶级出身、天生资质、自然能力、理智和力量等情形,也没有人知道他的关于善的观念,他的合理生活计划和心理特征,各方也不知道这一社会的政治或经济状况。因为每个人所具有的社会地位、条件、或个人气质均会影响一个人对正义原则的判断,必须用无知之幕将它们全部隔开,这样原始状态才能成立。(四)推理的合理性。原始状态的方法要取得成功,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这就是必须假定处于原始状态中的人是有理性的。所谓理性,就是人们在选择原则时都力图尽量推进自身的利益,他们的选择有前后相连的倾向,他们也具有建立正义观的能力,他们努力寻求一种尽可能高的绝对得分,而不计较对方的得失如何。以上四个方面的条件确定了原始状态的基本属性,由此可以演绎出正义的法则。
---------------------------------------------------------------------------------------------------------------------------------
由此可知,无知之幕中每个人不知道 自己的状况也不知道社会的状况,他们需要确定的是正义的原则。而并不是用无知之幕确定具体的决策方案,比如我们应不应该牺牲一个人大家从石器时代进步到电子科技时代什么的。
---------------------------------------------------------------------------------------------------------------------------------
在得出正义原则之前,罗尔斯还确定了一个前提:处在原始状态中的各方是平等的,在选择的过程中,所有人都拥有相同的权利,作为有道德主体;有自己关于善的观念和正义感的人,他们彼此之间都是平等的。人们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确定正义的原则。其一般表述为:所有社会价值————自由与机会、收入与财富以及自尊的基础————都应该平等的分配,除非任何价值的不平等分配对每个人都是有利的。
这个一般的正义观又可以分解为两个层次:
第一,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去拥有可以与别人的类似自由权并存的最广泛的基本自由权。
第二,对社会和经济不平等的安排应能使这种不平等不但(1)可以合理地指望符合每个人的利益;而且(2)与向所有人开放的地位和职务联系在一起。
---------------------------------------------------------------------------------------------------------------------------------
所以不管你是牺牲一个人让10亿人都有好处也好还是牺牲100个人让1000亿人获得利益也好,就算是牺牲一个人能让100万亿人永远幸福的活下去,它也不正义的。因为它没有平等的分配自由与机会,而这种不平等也没有让每个人都获得利益。如果你觉得你这不是较真么?一个人怎么能和数以亿计的人相比?那么可能你不认同自由主义的权利自由观。
如果说要用一句话来阐述我心目中的权利自由观和功利主义自由观的冲突和我的抉择时,我会选择康德的一句话——让正义盛行,哪怕世界因此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