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高效的学习-(如何用20小时,快速学习)刘润得到APP

第一步,大量泛读。

学习一项新知识,有人喜欢买一本所谓“最好的书”,然后从第一个字精读到最后一个字。这是一个从小学开始养成的坏习惯:我们在没有整体历史观的情况下,就从秦朝学到清朝。没有作战地图,就开始打巷战。

应该怎么做?

比如你想学习“区块链”,先上豆瓣网,搜索“区块链”或者相关关键字,找到评价最高的3本书;通过“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哪本”的方法,再选5本;最后,加2本不畅销,但明显系统性强的书,比如《区块链原理》等。

然后,把这10本书都买回来,开始泛读。泛读时注意几点:

5分钟看自序,5分钟看目录。很多人不看自序和目录,这又是一个坏的习惯,因为作者会在自序中,梳理框架逻辑;在目录中,提炼核心观点。

15分钟泛读。要点是:略过故事,略过案例,略过证明;标注概念,标注模型,标注公式,标注核心观点。

最后,再用5分钟简单回顾,记录下自己的困惑、问题、想法。

用个长一点的下午,或者再加上晚上的时间,高强度地把这10本书读完。建议读电子版,可以大大提高标注、回顾、记录的效率。

第二、建立模型。

好好睡一觉,让知识在你的大脑中自由地碰撞、连接、融合。第二天早上,给自己最清醒的3小时,建立模型。

应该怎么做?

找一面巨大的白板墙,把标注的概念、模型、公式,写在即时贴上,贴到白板上,再用白板笔和板擦,建立、修正他们之间的关联,逐渐形成系统模型。白板,是非常重要的思考工具,我会在第四季度工具篇,专门讲“白板思考法”。

第三、求教专家。

还有不清楚的问题,就要求教真正的专家了。

比如,我在研究“虚拟现实”的时候,找了一个专门投资虚拟现实的基金,登门拜访。他们一年之内,看了200多个虚拟现实的创业项目。我向基金创始人求教了2个小时,很多问题豁然开朗。

为什么要先建立模型,而不是先求教专家?因为如果你没有基本的全局观,问不出好问题。另外,有些专家有犀利的洞察,但也未必有全局观。他自由发挥2小时,你可能不知所云。

如果你不知道去哪里找业内专家,可以上类似于“在行”之类的平台,花些费用,带着问题虚心求教。然后,修正你的模型。

第四、理解复述

你花了5小时泛读,3小时建模,2小时求教,剩下的10小时,可以花在“复述”上。

关于学习,有个著名的“费曼技巧”。用你的语言,把你的模型,讲给别人听。你很可能会发现,讲着讲着讲不明白了;或者你觉得讲明白了,别人就是听不懂。这些地方,就是你理解的薄弱点。

记下这些薄弱点,回到泛读资料里,重新理解;或者上互联网找答案;或者再请教专家。重新理解后,再复述。如此重复。

最终,你就用20小时,快速的学习了一项完全陌生的知识。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我们现在来看一看《刘润·5分钟商学院》的课程设计。

开学之前,我花了15个工作日,整整3周的时间,梳理自己毕生所学,查阅大量资料,这是代替你“大量泛读”。

然后,我把课程规划成1年4季,1季13周,1周5课,一共260期的课表,这是帮你“建立模型”,形成全局观。

然后,我每天在留言区回答几乎所有的精选问题,这是帮你“请教专家”,解答困惑。

最后,我鼓励你写笔记,甚至讲给别人听,“理解复述”,检查你的理解薄弱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提问:你知道为什么我要把《刘润·5分钟商学院》的课程,分成1年4季,1季13周,1周5课,一共260期呢?为什么我...
    刘远鑫阅读 1,612评论 0 5
  • 概念:快速学习 作为一名咨询顾问,我们每天要面对各行各业的客户。他们用20年,“精通”行业99%的商业细节,而顾问...
    洋_葱头阅读 454评论 0 1
  • 我的今日关注:20171031第242天 如何用20小时,快速学习? 作为一名商业顾问,需要面对各行各业的...
    牛革工舍阅读 199评论 0 0
  • 昨天早晨醒来,我在读圣经,他无聊的在旁边做着鬼脸说:妈妈看我的表情。 今天早上去逛街,路过一个花店,我问你买束花给...
    YLQ利群阅读 63评论 0 0
  • 烟花在空中的绽放,似乎看到的永远都是那份璀璨与美丽,美丽的让人由心而外地发出阵阵惊艳,却不知那烟花慢慢隐遁进那黑夜...
    耘儿910阅读 586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