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名句词典(六)

34 荀子《正论》选句

原文1:可以有夺人国,不可以有夺人天下;可以有窃国,不可以有窃天下也。

译文:可以有夺取别人国家的事,却不可能有夺取别人天下的事;可以有窃取国家政权的事,却不可能有窃取天下统治权的事。

原文2:浅不足与测深,愚不足与谋知,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海之乐。

译文:浅陋的人不值得和他测度深刻的事,愚蠢的人不值得和他商量智巧的事,废井中的青蛙不能和它谈论东海中的乐趣。

注:

原文1原段:

天下者,至重也,非至强莫之能任;至大也,非至辨莫之能分; 至众也,非至明莫之能和。此三至者,非圣人莫之能尽。故非圣人莫之能王。圣人 备道全美者也,是县天下之权称也。桀纣者、其志虑至险也,其志意至闇也,其行 为至乱也;亲者疏之,贤者贱之,生民怨之。禹汤之后也,而不得一人之与;刳比 干,囚箕子,身死国亡,为天下之大僇,后世之言恶者必稽焉,是不容妻子之数也。 故至贤畴四海,汤武是也;至罢不能容妻子,桀纣是也。今世俗之为说者,以桀纣 为有天下,而臣汤武,岂不过甚矣哉!譬之,是犹伛巫跛匡大自以为有知也。

故可以有夺人国,不可以有夺人天下;可以有窃国,不可以有窃天下也。可以 夺之者可以有国,而不可以有天下;窃可以得国,而不可以得天下。是何也?曰: 国、小具也,可以小人有也,可以小道得也,可以小力持也;天下者、大具也,不 可以小人有也,不可以小道得也,不可以小力持也。国者、小人可以有之,然而未 必不亡也;天下者,至大也,非圣人莫之能有也。

译文:

(前面分析了商汤、周武王建立王朝的原因与夏桀、商纣维护统治失败的原因,并进行了对比)所以天子一定要有理想的人选来担任。治理天下,那任务是极其繁重的,不是最强劲有力的人是不能够担负它的;那范围是极其广大的,不是最明辨的人是不能够分辨它的;那人民是极其众多的,不是最英明的人是不能够协调他们的。这三个最,不是圣人没有谁能具备,所以不是圣人就没有谁能称王天下。圣人,是道德完备、十全十美的人,他就像挂在天下的一杆秤。

所以可以有夺取别人国家的事,却不可能有夺取别人天下的事;可以有窃取国家政权的事,却不可能有窃取天下统治权的事。夺取政权的人可能拥有一个国家,却不可能拥有整个天下;窃取政权可以得到一个国家,却不可能得到整个天下。这是为什么呢?回答说:国家是个小器具,可以让德才低劣的小人占有,可以依靠歪门邪道来取得,可以凭借较小的力量来维持;天下是个大器具,不可能让德才低劣的小人占有,不可能依靠歪门邪道来取得,不可能凭借较小的力量来维护。国家,小人可以拥有它,但是不一定就不灭亡;天下,是极其庞大的,不是圣人没有谁能占有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