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做完的第二天,去给飞哥汇报。飞哥一脸不可置信,甚至比我还要不愿接受。
“想看看单位能不能联系一下华山医院的神经外科?另外我去手术后估计很长时间后才能返岗,工作上我想这么考虑…”
“工作不操心,先说看病,我来联系,你也先挂个号”
说罢,他引导我在手机上操作起来。“8月4日还有个专家号,你赶紧挂上,保个底”
当晚,刘主任发来信息,帮我预约到了三天后。
7月21日,这一天一大早七点就到了华山医院,停车到花了20分钟。谢教授的门诊外面早已经站满了全国各地来就医的人,有一个南昌的小伙子,手里拿了四五个胶片,一脸轻松。一个黑衣大哥,侃侃而谈,全国神外专家如数家珍。一个带孩子来看病的教师,张口就知道被抖音推送的内容和我百分之就是雷同。最震撼的是一个徐州来的大哥,已经坐在轮椅上了,肿瘤位置和我一样,十年前发现也和我现在一样。
终于到了八点,开门的却是年轻的医生,告知谢教授正在处理重症病人,先预诊。出来一个就凑上去问什么情况。
“问问病情,看看片子,做个记录,为给谢教授看诊做好准备,等会儿谢教授来了再进去。”
终于叫到我了。两男一女三个年轻的医生,是博士。简单问了病情后,高个子的男医生严肃的告知了
“你这只能手术了”
“我清楚,那我这个是什么”
“你要想清楚了,手术有风险,可能会导致高位截瘫”
“好,那我这个是什么”
他拿起片子看看“你看看,你这个已经挺大了,神经压迫的剩这么一点了,初步判断是脊膜瘤”
我有些被他的强势弄的有些不愉快“那他长在什么位置?腹侧还是背侧”
“背侧”
“靠左还是靠右”
“靠左”
“你确定”我其实也不知道左右,就是想撒撒气
“难道我看错了”他拿起来又看了一遍“靠左一点”
“那做好的概率有多少呢?”
“你不要纠结这个了,谢教授来了讲的比我还严肃”
我们退出去,心情很差,这么顶尖的医院不是应该更有把握才对吗?
十点钟,谢教授到了。我在门口看表,五分钟一个。我盘算着,进去怎么用好这五分钟。
终于到我,推门进去,谢教授就坐在前面,旁边坐着刚才的那个男医生,他给教授两句话介绍了我的情况。教授拿起片子,只看了两秒。
“嗯,你这是个髓外肿瘤,要做手术才能治疗。但是我要告诉你,这个手术有风险的,会截瘫,半身瘫,四肢瘫,你们想清楚要不要做再来”
“谢教授,您先说说我这个是什么?”
谢教授拿起来又看了一眼“初步判断是个神经鞘瘤”
旁边的男博士提醒“报告显示脊膜瘤”
“还是优先考虑神经鞘瘤,其次脊膜瘤。你们考虑好再来哈”
“我就是慕名想找您开刀的,现在就能确定”
“光你的意见也不行,更要看你家属的意见”
张老师已经吓得脸色很难看,但还是及时的答复“反正我们也没有退路了,就做吧”
“你说的对,这种也没有退路了。但要告诉你啊,术前必须要你父母也到场告知的”
“啊?我父母年纪太大了,行动也不方便,我配偶不行吗?”
“必须要通知到的,人来不了打电话也可以。你相信我们,但也要全力配合,我才给你做”
我本来都不计划告诉父母的,一时想不起来怎么回答,于是先拖延一下“这个手术对您是个什么水平?成功率超过80%吗?”
“肯定不止嘛,这个对你没有意义,我们华山应该是全国类似手术成功率靠前的了,但是风险到你就是百分之百,前几天有个比你还简单,结果做完人就瘫痪了”
我又有了很多问题,但是感觉问了也不会有答案“我决定了,就在您这里做”
起身的时候,谢教授看着我“你放心,我会亲自帮你做的”
走出门诊,脑子一片嗡嗡。又有问题出现了,一是在哪里做?二是如果在华山,爸妈那里怎么说的让他们好接受?
回家的路上,张老师两行热泪流下“我觉得,即便你瘫了家里只要有你在,我也觉得是好的”
头大。又多出了第三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