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的经历中,《中华上下五千年》(以下简称五千年)这本书是是挑战的第一步大块头。作为一本历史的通俗读本,这本书很好的选择了中国历史上有趣的事件,以编年史的方式一一呈现给读者。幼时的我读起来,感觉十分有趣。先说一说这本书的优点。这本让我了解很多历史“常识”。 通过这本书,我初步形成了整个的中国历史的框架,包括各个朝代的历史顺序,著名的历史事件,有名的历史人物。若是把历史比作舞台,这本书就是我和每一位历史主演都打了一个照面。以前觉得这个基础稀疏平常,不值一提,但后来发现其实我是受益很多的。这些历史小常识让我和别人聊天的时候有了共同话题。但我在这里把常识加了引号,是因为后来我发现,常识本身就是问题。简单说就是我们在一个统一的历史语境下看待问题,很多时候看到文字都是单一语境下的产物,常识其实是一种语言霸权。之前是儒家,当下是当下。在关窗的屋子里,常识让大家说着同样的话,聊着同样的事情。有一段时间,我甚至以为历史学家就是掌握八卦最多的人。这种观念现在看来十分可笑,但在一个关窗的房间里,人们能做的也只有交流一下八卦。窗户外风景很可能是投影。我们也很可能有另一版本的中华史。我感觉到了这些,于是想重新梳理一下中国的历史结构。 刚好,易中天老师出了一套中华史的书,虽然对易中天老师的专业水平有所怀疑,但自己本身也是渣渣,对方再水也比自己强。该书号称简单易读,那么正好兴趣相投,也就用这一部书来复习一下。
第一个问题就是史前的文明状态。五千年的记录的很是模糊,简单的说就几个小故事:开天辟地,钻木取火,黄帝战蚩尤,尧舜让位,大禹治水。 开天辟地是世界的开始。钻木取火代表了人和古猿的分离。黄帝战蚩尤是古代部落的合并。尧舜是政治的美好时代。大禹治水是人类对自然的征服。简简单单的五个故事就从开天辟地过渡到了夏朝建立前,中间的空白不可谓是不多。但是在我意识到历史空白之前,在一个中文的语境里,仅仅依靠着五个故事,我竟然可以过得很好。在之后阅读的大多故事中,这五个故事以及他们的意义像是公理一般不证自明,很少有人质疑他们的真实性。虽然这五个故事根本不足以描述华夏的进程,好像所有人都避而不谈,只是把这五个故事作为中华五千年的证据。归功于封神演义,也许大多数人的自觉的历史开端是在商纣王时期。但这史前文明的历史空白不可不察,因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常识往往已经被改的面目全非。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可能是我看寻秦记这个电视剧时,主人公依照历史事件推动历史发展,最后秦始皇焚书删去了他的记载,让我们看到了他想让我们看的历史。那一刻,我知道了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五个故事也是如此,开天辟地本身就很扯淡,在一本介绍历史的书,以神话故事开头,让人产生了一种中华文化与天地齐寿的错觉。钻木取火是确有其事,但它对人类的影响就只有熟食这一个作用么,如果只是把人类变成了吃货,那有什么意义。黄帝战蚩尤里说蚩尤侵占了炎帝的地方,炎黄合战蚩尤,统一了中原文明。黄帝凭什么号令四方呢?靠什么管理天下? 之于尧舜的故事,天下如同玩物的转让,上位真的可以那么美好么?特别是大禹治水,一段时间里我是不理解为什么大禹不为父亲报仇,反而去仇家治水?通常的解释是史前的人们民风淳朴,大家互相照应,组织良好,是令人向往的时代。在易中天老师的书,这一切疑问有了一个第二种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