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参加了拆书稿的写作训练营,你问什么是拆书稿?就是将一本书的精华内容加以提炼,并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相融合,方便读者快速领会书中的精华,像是喜马拉雅FM或是得到App,都有《每天听本书》这个栏目。
前两天交了份2000字的试稿,助教老师一顿批下来,挑出了41个毛病,其中有着22个语法错误!
特别是句号和逗号,你现在问我这两者有什么区别,用法上有什么要点,勉强是能掰扯几句,可也只能算是一顿乱讲,看着这满篇通红的批注,都能想象到助教老师在修正时内心有多少无语...

想想在日常工作中更是如此,经常被说是一“逗”到底!一段话从头到尾下来,不管是只有一句,还是有着十几句话,一律是用逗号来处理中间的停顿...只有在段尾时,才想起句号的存在。
致使文章段落间眉目不清,结构混乱,影响内容的呈现,更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
经过一番反思,了解到自身之所以屡犯此类低级错误,至少与以下两点缘由脱不开干系:
一是,对于标点符号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因而疏忽了对标点符号的刻意练习,写文的过程中更是敷衍了事;
二是,图个省事,文中逗号,文末句号的简单搭配,应该称得上是错误率最低的一种了,不需费脑,想断句就逗号,讲完了就填个句号,模棱两可,不知到底算不算讲完了就还是填个逗号,至少错不到哪去。
这种嫌麻烦,图省事的心态,在日常上倒是不会吃什么亏,毕竟自个不是一名文字工作者,不会因为这标点符号分不清楚就砸了饭碗。可是在“拆书稿”的撰写上,这种就马虎不得,人家专业的编辑眼睛随便一扫,立马就能看出这些纰漏,判断出你这人基本功不扎实,会对过稿有多大影响这不好说,但肯定这篇文章的脑门上得被贴上一个大大的标签“标点符号使用不明,欠缺基本功底!”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决定读读“语文知识小丛书”。匡正自身这种上不重视语文基本功学习,因而错讹泛滥的问题!
各位简友,要是再发现后续的文章有哪些语法问题或者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还请多多指点!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