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是部纯靠视效就能撑起来的电影。如果说《流浪地球》的特效给人的感觉是“惊艳”,那么《封神》的感觉就是“炸裂”。这一点,看IMAX场的观众应该深有感触。
玄幻电影的技术和故事很难被分开讨论,尤其《封神》这种世界观宏大、远景镜头极多的玄幻史诗,视效技术就是故事的一部分。
导演乌尔善为了《封神》专门成立了一家特效公司,影片除了昆仑山众神冥想对话那一段,背景略显粗糙,其余场景如冰雪王城、在丛林中奔跑的石狮像,以及长大后有点像金刚的雷震子,都做得非常细致,而且有创意。
乌尔善对镜头的娴熟运用,对视效的精益求精,覆盖了故事上的不足。《封神》第一部的故事内核是被拍过很多次的“弑父”。父与子之间的博弈创新不足,由于涉及人物过多,“质子团”成员的心理变化和成长都有些流于表面,有些配角工具属性明显,但好在整体的起承转合足够自然。
影片故事存在不足也可以理解,史诗巨制的开篇总是慢热的嘛。从结尾来看,第一部只能算作序曲,封神大战还看不到影子。但如果第二部、第三部还是只有特效能打,故事水平没有更上一层楼,愿意掏钱的观众可能会减少。
看片前,曾对《封神第一部》有过畅想。本以为会是一部“好炫”的高武神魔大片,没想到它走了一条最质朴的道路——低武魔幻。影片中几乎都是拳拳到肉的打斗,仙家手段除了昆仑山和金鳌岛外,几无可见。
电影拍得好不好?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最好的历史故事来自提炼,最妙的戏剧结构源于虚构。《封神演义》是三流小说,怎么改都不会比原著差。电影回归了商周之战最原始的主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