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的世界》第4集里有这样的描写:“马可的宠物是金鱼,他还时不时的将装有两条‘墨蝶’的鱼缸放在他改造后的滑板上出街溜溜。遇到好奇的洋邻居总少不了讲解一番,金鱼的观赏方法。天朝的优越感此时总能体现的淋漓尽致。”
墨龙睛蝶尾金鱼,大而突出的眼睛故此有龙睛之说,日本称为“出目”,还有蝴蝶一样的尾巴。因为它黑色美丽的身体,它也被称为“黑牡丹”,墨蝶也被认为是最正宗的龙种金鱼。
上图这两只不够黑多是因为在日照多的玻璃缸饲养的结果,古人的金鱼都是养在户外不透明的大缸中。需要观赏时将几只艳丽的捞到浅盆中,一旦有褪色的迹象。就转回大缸中,再选色优者换之。
同时在《马可的世界》第4集里还有这样的描写:“马可带春天去逛宠物商店的初衷,是想给自己鱼缸里添置一对‘红寿’或‘龙睛’。
红寿又称红兰寿,是兰寿中的一种,下文有对它的详细描述。
龙睛有很多种例如:
兰寿也有很多种例如:
我们来看一下金鱼的历史
野生鱼类中自然有些色彩鲜艳的鱼,不仅是鲫鱼还有红鲤鱼等。彩色鲫鱼遗传性状比较稳定,中国的金鱼主要是在鲫鱼上发展而来。中国传统主要是红色和外型为主,而彩色鲤鱼传到日本后,却得到日本人很大重视。后来更传往泰国与海外等地,成为今日水族箱的代表物种。
早在两千年前的古书《山海经》中就有红色鲫鱼的记载,“睢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江,其中多丹粟,多文鱼。”郭璞说“文鱼”是“有斑采也”。因为变色的鲫鱼在自然界中太明显,很容易被天敌捕捉。汉宣帝时王褒有《九怀赋》中说:“蛟龙兮导引,文鱼兮上濑。”
晋朝和唐朝时期,人们就将红色鲫鱼集中放养。1162年,宋高宗在宫中建“金鱼池”,收集金色和红色鲫鱼,而当时亦懂得以红虫喂养金鱼和繁殖金鱼的方法。南宋时代因佛教流行各地出现了放生池,加上社会富裕金鱼玩家普及大众,使金鱼品种得到了较大发展。
到1276年据记载已经出现各种颜色和花斑的鲫鱼。到明朝已经培养出现代具有双尾、眼睛突出的金鱼。明朝中后期,盆养金鱼已成为普遍的养殖方式。《帝京景物略》记载当时金鱼有“金莹”、“银雪”、“鹤顶”、“银鞍”、“七星”、“八卦”等品种。
明神宗本人就是个金鱼鉴赏家,对饲养金鱼很有研究,饲养了许多金鱼,慎行《毂山笔尘》记载“明朝皇宫中设有金鱼盆”。明朝民间也流行养金鱼,《燕都游览志》记载:“鱼藻池在崇文门外西南,俗呼金鱼池,蓄养朱鱼以供市场。都人入夏至端午结蓬列肆狂欢轰饮于秽流……”
张岱《西湖梦寻》载:“至庵,入坐一小室,峭壁如削,泉出石罅,汇为池,蓄金鱼数头。”1502年第一批金鱼运往日本;1611年首次运往葡萄牙并开始在欧洲繁衍;1874年第一批运往美国并在美洲普及。
历史上第一本关于金鱼的研究专书为在1596年由张谦德所著的《朱砂鱼谱》。
金鱼这个解析有点儿多,可能要分几期才能讲完它。所以兰寿下期再说吧。
今天先说到这里。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