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看一些有关如何高效阅读与写作技巧之类的文章,希望从中能够学会一些技能方法提升自己的写作技巧,其中有些谈到如何读书、如何拆书这方面的知识。今天我也拿来卖弄下来拆解一篇文章。
文章《管理情绪》是一篇深度好文,作者七七。洞见公众号就有转载。引起许多人关注。
01)文章的选题为人生哲学类。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有相同的经历。我们如何做到与他人、家人相处和谐是一件非常有艺术的事情,不管是职场人士还是家庭成员看了一定会有类似的感慨。
文章从1个热点话题引出问题:“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标志是什么?”人们在回答问题时不得不会有进一步的思索,我的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吗?我是如何管理情绪的?
02)文章的结构为总分总结构,分论点是并列结构,并列地讲了a)不对家人发怒火,控制脾气;b)不让自己生闷气,稳定心态;c)遇事别太情绪化,戒掉冲动;d)处世莫要太消极,停止消耗 4个方面。
文章的开头是用古人的话:“喜时不诺,哀时不语,怒时不争,乱时不决,倦时有终。”引出文章的观点:改变自己,从管理自己的情绪开始。
文章的结尾利用《霸王别姬》里的台词:“人呐,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说明人需要有自己的个性,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作者说:“管理情绪,就是管理自己的心魔,做情绪的主人,便是成全自己最好的方式。以平常心对待无常事,安然过完漫漫一生。”说得云淡风轻,处世泰然。
03)文章的素材
文章开头是用热点话题开始,这样会引起人们的讨论,再用古人的话暗含着人们需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方能在与他人交往中游刃有余。
第一个小标题“不对家人发怒火,控制脾气”。用了家庭中、工作中的几个场景,当你碰到了这样的情况,你该怎么去面对?接着用主持人寇乃馨的一段经历进行佐证。当时的尴尬场面你处理得好则相安无事,处理得不好则结怨积仇,轻则言语相讥,重则拳脚相加。不同的处世方式得到的结果会有很大的差别。
第二个小标题:“不让自己生闷气,稳定心态”。作者利用网球名将李娜和大山的谈话这个素材,说明人的内心需要“保持平静,不要生闷气,保持淡然。”这个分论点。
第三个小标题“遇事别太情绪化,戒掉冲动”。利用林语堂的一段话作为素材,说明说话时需要把握分寸,不伤人为原则,接着再用一个例子说明世间最可怕的事,莫过于因为情绪失控让生命成为一时冲动的牺牲品这个事实。最后得出“做人冷静,做事理智,管好自己的情绪,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这个分论点。
第四个小标题:“处世莫要太消极,停止消耗”。作者利用美国作家欧·亨利的小说《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故事这个素材:一个年轻人患了重病,生命垂危,到了秋天,他看见窗外一棵树上的叶子一片片地掉落下来,他认为等到树上的最后一片叶子掉落下来时他的生命也就停止了。一个画家听说后就在墙上画了一片青翠的叶子,最后秋天过去了这片叶子还没有掉落下来,年轻人通过这片叶子看到了希望,调整心态,积极治疗,身体也越来越好,很快恢复了健康。这个素材支撑了作者的观点: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但切莫消极。接着用罗翔教授的一段话来表明人活着需要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一定会有一片新天地。
对一篇优秀的文章进行细致的拆解,既可以学习到其中的写作技巧,又可以锻炼我们的分析总结能力。常常这样做,我们一定会有不错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