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失以后办法多

设计教师:王梦瑶评析专家:陈颖

幼儿园:北京市丰台区第五幼儿园

设计意图

近年来,有关孩子走失的观象没有发生,钢境计,我国每年光动儿出来人数就多达20万人。这不仅给孩子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也给他们的家庭和亲人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纲要》指出“幼儿国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5—6岁的幼儿,应在遇到危险或发生意外时,掌据简单的自护和求救方法,有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因此,让幼儿学习遇到突发事件或走失时自教的常识和方法,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意识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刻不容缓的。这也是我设计这节活动的初衷。

活动目标

(1)了解易走失的原因和地点,掌握走失后及时自教的方法。

(2)初步形成遇到突发事件不慌张、及时进行自教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已了解一些简单的关于 走失后的自教方法。

(2)材料准备:幼儿走失的视频,儿歌《走失以后办法多》。

活动重点

了解易走失的原因和地点,掌握走失后及时自救的方法。

活动过程

1.播放视频,引发幼儿对走失现象的认识

组织幼儿观看视频,视频内容是:幼儿在商场找不到家人正在哭。

师:你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 ( 请幼儿按照时间、地点、人物、发生的事情大胆进行讲述)

2.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交流走失后的自教方法

师:有什么好办法帮功他找到自己的家人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鼓励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自 由地进行表述,帮助幼儿对走失后的自教万法有初步的认识)

小结:小朋友一旦和家长走失,有很多自救的方法。比如,不哭洞,个跟陌生人走,找售货员帮忙,去广播室广播,请售货员帮忙拨打家人的电话或者拔打110报警电话等。

3.师幼共同梳理总结预防走失及

(1)预防走失的方法。

①师:都有哪些地方人多。容易发生走失呢?(“公园,大街上、游乐国,

庙会”)

②师:人多时,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走失? (“与家长拉好手,不到处乱跑”)

(2)走失后的自救方法。

①师:如果和家人走失,应该怎么做? (“不哭闹, 站在原地等待家人”)

②师:走失了以后,可以找哪些人求助? ( “应找当地的工作人员或者警察”、“不要跟陌生人走”)

③师:怎样与家人进行联络? (“请工作人 员进行广播或帮忙拨打家人的电话”、“拨打110报警电话找警察求助”)

④师:拨打电话时应该说些什么? (“自己的姓名、 位置、家长的姓名、电话及家庭住址”)

4带领幼儿学习儿歌,加深幼儿对自护方法的理解和记忆

走史以后办法多

大街上,真热闹,商场公园人不少,

外出游玩应做到,要和家长来领好。

万一走失不哭闹,原地等候别乱跑。

工作人员可求助,警察叔叔来帮忙。

讲明电话和住址,安全回家典正好。

活动延伸

(1)在幼儿园  一日生活的过渡环节,组织设话活动“我爱我家”,让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及基本信息等(包括的儿姓名、家长城名。电话、家庭住址、  家庭电话等)。

(2)饭前,组织幼儿开展“小快递员”活动。请幼儿扮消发件人通过快递员給自己的父母送礼物,但是前提是必须要说清自己的姓名以及收件人(父母)的姓名、电话、住证,这样快递员接过礼物,就代表快递已送出,然后快递员扮演下一个发件人继续游戏。

(3)制作“班级通讯录”。在活动区与幼儿一起将每个幼儿的“家庭通讯录”装订成册,制成“班级通讯录”并放在班级环境中,方便幼儿随时观看,为幼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供便利。

大班幼儿家庭通讯录

幼儿姓名 

家庭电话

父亲姓名 

父亲电话

母亲姓名

母表电话

家庭住址

(4)家园共育:请家长在家和幼儿一起诵读预防走失的儿歌,并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轻易离开成人,教幼儿熟练掌握父母的电话及家庭住址。

专家评析

王老师设计的这节活动对于幼儿来说非常实用、有效。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很有可能遭遇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那么在这样的突发事件中,孩子处理和对待的方式直接决定了事件的结果。本活动日标制定得具体、明的,帮助幼儿了解了什么地方容易走失并掌握走失后及时自救的方法,很好地体现了《纲要》中提出的大班幼儿需婴掌握的知识点和社会性常识。

本次活动的开始环节,教师以视顿情景再现了走失这一主题,引发幼儿对这一事件的关注。重点环节以幼儿表达知识经验在先、教师梳理总结经在后的方式展开,既给幼儿提供了表达的机会,又有效地传递了走失自教的方式方法,教师“以幼儿为主体”  的教育意识体现得常明确到位。最后,救原用朗的上口的儿歌,将不同地点走失后的自权方大加以用述以生动、明确的方式将知识点传递给幼儿。在这节教育活动中,幼儿了解到走失的危害,掌握了走失自教的不同方式。

建议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掌握走失后自救的技能,教师可以尝试在册中编排《走失了我该怎么办》的小小童活剧,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在台词演择中更好地掌屋自救的方式,更深层面她理解白救的意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