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清单~关于商家诱导冲动消费手法

引言:

为什么说好“再买剁手”却又止不住买买买?为什么那么多东西,买后发现根本用不到?

其实,这真的不怪你。

全球知名说服力和影响力专家西奥迪尼在《细节》一书中,列出了你被商家“诱导”而冲动消费的10个原因。

1. 你没有自己认为的那么理性。

人的大部分购买决策,都是在很短的时间里,被直觉、情绪、惯性和从众心理推动做出的。让你做出决定的不是信息本身,而是这些信息呈现的背景或情境。只要商家巧妙触发了你内心深处的动机,你就会下意识地跟着他们走。

2. 消费有时和真实需求无关,仅仅是需要一个理由。

所以,商家们都爱死了过节,圣诞节、春节、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儿童节……11月份实在没有节日,马云就造一个“双11”出来,然后它成了全球最大的购物节。

3. 多半消费者都有从众心理,想买“热门产品”,多数情况下你也不例外。

所以,商家会告诉你具体销售数据,说明“大多数跟你类似的人都买了”;会把最想卖的产品放在货架中间,因为你下意识地认为只有热销品才会被摆在那里;或者干脆把“热销”、“推荐”直接印在外包装上。

4. 你的决策会被权威影响,甚至如果专家表达出一点点不确定和犹豫,反而会让你觉得更可信。

比如:“我只在这家餐厅试吃了一次,不敢完全确定,但以目前的体验看,我会给这家餐厅打90分”。

5. 你更喜欢听好消息,更关心本次消费能获得什么,而不是有什么损失。

所以商家会利用你的这种心理,使用收益在前、成本在后的表述顺序:“看一年的节目,只要240元”,而不是说“240元,就能看一年节目”。人在接收信息时的体验,能改变对信息的整体印象,这样的表述会让你觉得超值。

6. 聪明的商家会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机会成本”,让你觉得这次消费很必需。

如果自己的产品很便宜,他们会告诉你省下的这笔钱,你还可以干很多事情。如果产品或服务很贵,他们就会把机会成本说得很没有吸引力。比如:钻石公司戴比尔斯有一则广告,图片上印着精美硕大的钻石耳环,下面的广告词是:要不,明年再翻修厨房吧。

7. 你在做决策时,会不自觉地对最初获得的信息过度重视,这也是人脑的特点。

在你之前抢先出价,以及商品旁大大的被划掉的原价,都会把你“锚定”在商家想要的价格区域里,而中了他们的圈套。

8. 报价越精确,你就更容易相信这是详细计算过的底价,而在杀价的时候越谨慎。

比如,商家经常说“折后1999元”,而不是“这双鞋最低2000块”。

9. 和收益相比,损失更让你心疼。

软件开发商会告诉你免费版本缺乏存储空间、没法解锁更多功能。餐厅会送你优惠券,还会时时提醒你马上就会过期。航空公司会在飞机上告诉你,“办理会员卡,本次航班的旅程就能累积”。

10. 为什么就算知道这些,你还是容易冲动消费?

因为高明的商家是以上策略组合使用的,你很难一一识别。

13万字的《细节:如何影响他人》,在《每天听本书》里,你只需花30分钟,就能得到所有的干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社交红利阅读笔记 书名:社交红利(修订升级版) 作者:徐志斌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正文前笔记: 推荐序1摘要 社交...
    凫水阅读 12,937评论 4 26
  • ​ 每年6月都是一个特殊到全民关注的月份,当然这个特殊不是因为一群叔叔阿姨吵着要过儿童节才受到大家关(bi)注(s...
    无十亩阅读 4,247评论 0 0
  • 我在门内 我被关在这个被迫熟悉起来的地方 幻想着深处乱世 也许那里有最快死去的方式 帮助战乱中的士兵挡住一枪 最后...
    流水账_文字直播era阅读 702评论 0 0
  • 真正爱你的人会珍惜跟你在一起的每一天,而不是漫无止境的等待! 01 朋友小a天真貌美,在大学里结束了一段长达三年的...
    小七月77阅读 2,271评论 0 0
  • Joke daily Mr honey Chen:silence atmosphere..... Mrs Chen...
    竺宝阅读 3,04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