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的词作中,这首《声声慢》所获关注和讨论似乎特别多。原因有几:
其一,个别字词存在着不同的版本。例如将“晚来风急”作“晓来风急”,将“正伤心”作“最伤心”,将“如今有谁堪摘”作“如今有谁堪折”。有些我找不到出处了,只记得从前看到过。有些是历代词评至今争论不下的话题。
再者,对字面意义的考证也众说纷纭。关于时间,有说是写整整一天,有说是时间打乱的意识流,没有时间概念。关于季节,有说作于早春,有说是春末夏初,也有说是初秋。关于年代,有说作于其中年,也有说作于其晚年,但总是南渡之后了。
最后,对于词里几处叠字的使用,历代也有不同看法。大多数给予了极高度评价,也有少部分并不赞赏。
我觉得吧,对于文学作品具体细节的考证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这个作品所给予人心的一种感受或启发。不结合作者身世背景,就只着眼于词句本身,又何尝不可呢?更何况,一个人在创作的过程中,尤其是当他/她正经受着巨大的情感冲击的时候,她的认知、思维和眼光,也不应仅以常人眼光来看待吧?
所以我们一起专心读词就好。
当作不知道李清照是谁,当作完全无知她的经历。单看这首词,也是极美极具韵味的。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最震撼人心的,当属开头的这十四个叠字。用叠字本已不多见,一连用这么多叠字,简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貌似故施巧计却又平实入微,正如一位词评家所言“连下叠字无迹,能手。”“无迹”,正是说这十四个字完全没有雕琢的痕迹,但所有人心里都知道,这番精巧炼字,绝非一朝一夕所成啊。
从前只道这十来个字念起来特别好听,意境特别深沉,但今天细细读来,才粗略明白它这样美的缘由。
从发音上来说,念这些字的时候,嘴唇的开合幅度都是窄窄的(不信你试试,注意一下自己的嘴唇动作)。而且发音都是通过嘴唇或齿尖(也就是俗话说的唇音和齿音)。我没学过这些,但能感觉到唇音和齿音所传递出的感觉比较低哑、收敛却轻柔,似乎特别适合悲戚戚的意境。
另外,这七组词的排列其实是很讲究的,并不是我过去以为的那样随手一摆。先是“寻寻觅觅”,凄惶失措的一个人,心里空落落的,找过去,找回忆。旧梦无处寻,只感到周遭空空如也,是谓“冷冷清清”。遂渐觉凄凉,心里头“凄凄惨惨”,继而整个人的样貌状态也都是“戚戚”然。从动作/心态,到周边环境/气氛,再到内心感受和个人状态。
这十四字,妙绝。
而从后句开始,每两三个单句,即组合成一个场景,但场景和场景之间似乎没有严格的逻辑关系,理论上来说是长调的大忌。但许多的片段放在这儿,倒真有几分意识流的美感。
一会儿是酒入愁肠,一会儿看大雁飞过,似曾相识。一会儿满地黄花憔悴,一会儿守着窗,看天黑。
这让人觉得,她不是在作诗、搞文艺创作,她只是在抒发自己当下的情感。那些情感像无序的水一样在脑海里荡漾、迂回,她无力、亦无心去将它归顺。它们又像落叶被大风吹起,东一片西一片,肆意地迎面扑向你的脸。你能做的,也只有闭上眼睛,听之任之。
不用去一一为每一句释义了吧。只说几个我个人特别钟爱的字。
“三杯两盏淡酒”,“晚来风急”,“独自怎生得黑”,以及“梧桐更兼细雨”。无论是发音,还是那个场面感,真是千言万语难以形容。尤其是“淡”和“黑”,最平实无奇,却至为肺腑。虽然“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但娓娓道来,语气却低敛轻淡,说不尽的哀婉凄切。
第一次知道它,源于当时很喜欢的台湾歌手熊天平(不知谁还记得这个人)给这首词谱了曲。第一反应,《声声慢》这个名字好好听!看了歌词之后就很喜欢填词人,于是知道了“李清照”三个字(想想我开悟得真算晚的,太无知!)。后来一了解才知道她是宋代的人……我和宋词的缘分会不会就是那时结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