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看了两部热播剧,一个叫《玉骨遥》,一个叫《梦中的那片海》,巧合的是里面的男主角都是肖战,追完两部剧的结果就是被肖战狠狠的圈粉,把手机屏保和电脑屏保都换成他了,那天同事来找我谈论工作上的事情,无意中看到了我的电脑屏保,激动地指着肖战的照片说:你喜欢他吗?我也好喜欢他......因为有个共同的喜欢的明星小哥哥,让我们在工作碰撞中也格外顺利。
夜深人静,当我拿起手机再次看到自己的屏保,不禁的回忆起从年少时光开始追星的这些事。第一次接触明星这个词应该是初中时期,去关系很好的姐姐家玩,看见她的房间墙上贴满了王杰的海报,那时候的我~都不知道王杰为何许人也,还是这个姐姐给我放了一首歌,又给我详细介绍了一下这个歌手,我才知道原来相隔好远也可以有喜欢的人,现在想来年轻的自己真是傻的可爱,现在依然清晰的记得当时听的那首歌叫《一场游戏一场梦》。两个月后,我们班就开始传唱小虎队歌曲,再次遇到这个姐姐,我告诉她,比起王杰,我更喜欢吴奇隆。就这样吴奇隆的歌曲伴随了我整个初中生活,我抄过歌词,买过海报明信片,至于卡带更是出一张买一张,第一次明目张胆的追起了明星,我们称之为“偶像”。
高中时期,港台风刮来,每天去学校必谈论的话题就是TVB的新剧,《陀枪师姐》《创世纪》等等......从而认识了古天乐,追了他的《寻秦记》,我一直认为这是穿越剧的鼻祖。从最初的白嫩小生到后来的黑肤硬汉,他的每一次变化、每一个举动都牵动着我心,每一部电影我都必看,倒也说不上有什么冲动的举动,过激的行为,但就是从内心深处会默默关注,会通过各类媒体去了解。前几天听到一首歌叫《粉丝记事本》,歌词真的是句句唱到心里。
那一年迷上了郭富城,于是梳了一个和他一样的头发。不明白刘德华和关之琳,为什么就不是情侣啊。直到赵雅芝和周润发,一个变了白蛇一个白了胡茬,当初蹦蹦跳跳的小虎队,围着那格格们陪着皇阿玛。当我抱着吉他再唱起黄家驹,如今的孩子已不知陈百强,我的未来没梦见张雨生,世上已不再有梅艳芳,我永远记得最好的张国荣,和最初的梁朝伟,感谢周星驰陪着我的年少,我欠你一张电影票。
这首歌真的是对我整个青春时期的追星历程的圆满总结......总一句话:你不认识我,却贯穿了我整个青春。
时光荏苒,今年是我进入40+的第一年,我竟然又开始默默关注一个冉冉升起的巨星—肖战。我曾不断的问自己,一贯的审美标准不是应该长在刘德华、梁朝伟身上吗?怎们就开始喜欢90后的小哥哥身上,但是莫名就是牵起心中一丝丝悸动,尤其进入数字化时代,流量这个词也越来越多被提起,打开各类短视频APP就会各种推送喜欢的人和事,也不用费劲搜索就能实时关注到各种关于肖战的信息,从他出道前到后来逐渐崭露头角到被雪藏再到成为无人能及的断层顶流,心血来潮今年一口气追完了他全部影视剧和各类综艺,越看越欢喜,现在的顶流明星愿意去认真工作,认真学习,认真演戏的人越来越少,对待这种年轻的偶像真的需要我们多一些宽容和鼓励。
人随着年龄的增加,阅历的增长,很多选择逐渐从被动转化为主动。小时候追星都是主流媒体给的引导,被动的接收信息,然后随波逐流,还生怕旁人不知道自己喜欢的明星是哪一位,希望影响力不断扩大,或许运气还行遇到了不错了且刚好是自己喜欢的偶像,当时信息流通渠道窄,我们获得的信息相对不对称,或许放在今天这个时代早已塌房了十次八次......随着现在思想慢慢成熟,我们开始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偶像,不再会受到媒体的干扰和大众影响,也会分析选择的正确性和预期性,内心也多了一份豁达,同时也能将这份喜欢转化为成功社交的载体。希望我喜爱的小朋友都被疼爱,有痛就说、有泪就掉,快乐有人分享,委屈有人理解,不被束缚,永远自由,永远被粉丝的爱环绕包围,与爱你的人双向奔赴美好。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我曾在璀璨的星光下为你加油呐喊,在浩瀚的宇宙中看你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