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第十篇乡党,是孔子日常工作、生活起居、与人相处的生动画像。与上下级如何相处,如何谦逊、恭谨而庄重、威仪,这些我都不赘言了。总体来说,就是这样一个感觉: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乡党这一篇有很多形容词类的生僻汉字,介绍了不少孔子对自己的那些“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之类的礼仪要求,儒者讲究的“诚敬”,落实到具体举止,都在这一篇集中体现。如果用现代的话语和观念来表达,其实这是一个每个人都关心关切的话题:如何让自己的生活更有质感?
答曰:仪式感。
大学里男孩向姑娘求爱,他在她宿舍楼下摆满了蜡烛,弹起了操练了半个学期的吉他;职业篮球场上球员要执行罚球,他按照教练的要求:弯曲膝盖、九十度抬手、腿部发力、拨腕,球进了,他指了指球场上空;国王用各种方式给教皇跪舔了无数年,终于迎来了加冕仪式,他跪倒在教堂里,耳边满是管风琴恢弘的琴声;川普一只手按在圣经上,另一手在空中平举,露出了拼搏大半生换来的斑驳的掌心,这一年来说过的不靠谱的话烟消云散,台下全是镁光灯闪烁。
让日子过得富有仪式感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最大的要领大概就是,向简陋和随便说“不”。
清晨,用轻快的音乐把自己唤醒,用天然的材料做一顿能够填满每日营养表格的早餐;用合宜的步幅迈出家门、走进办公室;每次给客户打电话前都做三次深深的呼吸;每次成交就在一个表格做一个记录,表格填满了就去吃一顿城里最好的大餐;珍惜每一个节日和纪念日,给自己的宠物一个可爱的名字。
哦,别忘了享受那些在仪式感中诞生的美好事物:一束精心挑选的鲜花、一个皮质和工艺都无可挑剔的包包、一顿材料新鲜,火候和酱料都趋近完美的火锅、一本写满了字迹的抄写本……
让日子过得不那么苟且,有时候不需要诗和远方。不懂的地方,多看看书。比如下面这本:
小王子驯养狐狸后,第二天又去看它。
“你每天最好相同时间来。”狐狸说,
小王子问:“为什么?”
“比如,你下午四点来,那么从三点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我就发现了幸福的价值……所以应当有一定仪式。”
“仪式是什么?”小王子问。
“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狐狸说。
----------------------------------------------------------------------------------------
如果你像我一样期待更新,请点击关注下面两个文集:)
【每天读点论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比“某某心得”深一点,比王肃朱熹近一点。长期更新。
【每天学点外语】:语言学习中有哪些坑,学习语言该怎么做,外加案例分析和优秀资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