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孩子的无限潜能

图片发自简书App

《跟美国幼儿园老师学早教》作者:大J

001 亲子阅读,保持孩子的兴趣

亲子阅读要以孩子为主导,其实大部分孩子都没办法安安静静,把一本书从头翻到尾的听着父母读完,孩子有不读完、反复读和跳着读的权利。亲子阅读的关键在于“亲子”,这是父母和孩子在一起,高质量陪伴的时光。

002 识字,不要破坏学习“好胃口”

不要太依赖闪卡,儿童大脑中的神经键只有在孩子主动学习时,才会点亮。早期的识字启蒙,应该是从“玩”中主动的去学,给孩子一张苹果的卡片,不如给他一个真正的苹果,告诉他这是“苹果”。

同时也要多为孩子提供文字接触的机会,例如在外吃饭时,一起看菜单上的文字,告诉他哪种文字对应的是哪个食物;坐电梯时,一起跟着电梯的楼层数数……引导孩子自发的去关注生活中的文字。

003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科学思维包括观察能力、提问能力、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验证能力……科学其实并没有那么遥远,有些能力可以从小就培养,例如给孩子两个桔子,让他观察哪个大哪个小;把铃铛放在小盒子里摇一摇,让他通过声音判断里面是什么物品……从小接触科学的孩子,求知欲被唤醒,会更敏锐的感知生活。

004 培养爱动脑筋的习惯

元认知强的孩子,可以透过表面看到本质,从而找到解决方法。想让孩子“爱动脑筋”,就需要父母多引导,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与之前的旧知识联系起来,看到兔子的耳朵,可以让宝宝想想自己的耳朵长什么样。还要学会问启发式的问题,例如:如果你是小红帽,你会怎么做呢?

005 协助孩子突破舒适区

孩子学习技能有四个阶段:1.我做你看 2.我做你帮助 3.你做我帮助 4.你做我看。

所以我们想让孩子突破舒适区,就要学会“搭脚手架”(Scaffolding),也就是当孩子停滞不前时,给孩子提供一个更高难度的演示,并逐步协助孩子,直到他可以自己完成。例如孩子只会扔积木时,你可以演示给他看,积木还可以用来堆高高,然后帮助他、提示他怎么自己堆。

006 成长型思维决定孩子的潜力

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自己是可以不断进步的,他们会更关心自己的成长,并且愿意接受困难和挑战。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就让他体验失败,要多表扬孩子的努力过程,更重要的一点,也是要给他一个成长型的家庭氛围,如果整个家庭都有一个积极的心态,不畏惧挑战,孩子必然能耳濡目染。拼爹妈,不仅仅是拼金钱,更是拼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

007 不要扼杀了孩子的求知欲

小孩子一旦求知欲爆棚,就会这个也为什么,那个也为什么,如果父母没有耐心,直接一句“哪有那么多为什么?小孩子知道那么多干嘛。”应付过去,小孩子可能就再也没有提问的欲望了,然后逐渐对生活也会失去兴趣。请小心的呵护孩子的求知欲,温柔的对待他们的每一个问题,告诉他们寻找答案的方法,可以带他们去图书馆,在书中寻找答案。

008 语言发展,决定贫富差距

美国有个“三千万字计划”,来对孩子进行早期的语言启蒙。这个计划提出了语言启蒙的3个“T”:

①Turn In(频道一致)

语言启蒙时,可以采用“关键词轰炸法”,也就是用简单的句子描述正在进行的活动,并且句子里都有同一个关键词,例如:“这是一辆卡车”、“你正在推一辆卡车”、“这个卡车是黄色的”

②Talk More(多说一点)

多用描述性的语言具体的讲解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例如:“我们今天吃番茄青菜面,番茄是红色的,青菜是绿色的”“面条有些烫,我们吹一下”“吃完了,我们用纸巾擦擦手”

③Take Turn(轮流对话)

对于小孩子来说,成年人说话的速度会很快,所以我们需要放慢语速,说了几句话之后,要耐心等待宝宝做出回应,这个回应可以是一个表情,或者一个声音,当孩子会说话之后,请耐心等待他们说完,再继续之后的对话。

009 五岁能讲故事,长大成绩不会差

会讲故事其实需要很多的能力,例如词汇量、想象力、记忆力、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要注意多用条理性的词汇,面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千万不要敷衍,试试说:“妈妈的想法是……你觉得呢?”;早晨起床不停催促“怎么还不起来啊,快点快点”,不如换成“我们早上需要做3件事,首先,起床穿衣服;其次,一起吃早饭;最后我们下楼去学校。”

010 陪孩子玩耍也要做好规划

学龄前孩子的早期启蒙关键是“多元化”,运动游戏、操作性游戏、角色扮演游戏、创造力游戏、学习类游戏都要平衡安排,每次规划时,要考虑孩子哪方面比较弱,用哪些游戏或者玩具去提高这方面的兴趣。

1.01³⁶⁵=37.8,0.99³⁶⁵=0.03,时间是有复利的,我们每天多做一点点,坚持下去,会带来大改变。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