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内市场有着三大“悲”:首先是悲催的中国的消费者,为什么悲催呢,先讲一概念加价率,加价率是零售价除以成本,日常买到的东西无论是打折买到的,正价买到的,平均下来,它的加价率最高的日常消费品不含奢侈品,就是9倍,比如说女孩子买的内衣,你花1000块钱买的内衣,成本大概也就是100块钱,但是这个成本并不指的是原料成本,指的是原料成本加刚才说的人工的人工成本,人工成本几乎占到了50%,1000块钱维多利亚的秘密的内衣成本是多少呢?是50块钱。
第二个悲壮的中国制造业,中国只在也是应该占中国GDP的很大的一个基数,东莞一带,光东莞一个镇,一天倒闭的大型工厂是12家,有的老板跑路了,有的老板消失了,有的老板跳楼了,为什么呢?因为整个的经济消费周期走在一个下行路线上,同时整个中国制造业的人工成本加工成本并没有往下降低,但是事实上全世界的高端制造都是在中国。
第三个,悲情的中国零售业,这么高的加价率,工厂还都已经悲惨成这样,是不是这些零售业都很赚钱呢?事实上从去年的数据,从港股、A股、各个股票市场上来选出来得值得被大家关注的股票,这10家的2014年的利润加起来是92.9亿,阿里巴巴去年的一年的净利润是232亿,也就是说10家加起来,10家的员工加起来相当于一个小的国家了,它的利润不及阿里巴巴1家公司的一半,这就是中国零售业的悲催。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以前的零售业渠道冗长,同时产品同质,最重要的是中国的零售业已经被库存压死了,所以说库存是零售业的一个癌。
库存是零售业的癌。有很多做零售品牌的老板,心中永远痛恨库存。我给大家列两家公司,他们是中国零售业里面库存周转率最好的两家公司。周转率是商家的商品放在库存然后到消费者手里的时间。百丽的库存率是177天,海澜之家的是344天,也就是说你今天买的海澜之家的衣服可能是去年的产品。这么高的存货周转率,他必然要把这些转嫁到商品上。中国制造业需要更多的做互联网的同行,将这些传统和互联网结合,为中国制造找一条出路。
我们的产品是背出来的,库存是做出来的,订货基本靠蒙,库存永远不准,所以永远会产生库存,永远会产生10%的畅销,20%的平销,60%的滞销。
未来的商业不仅仅是C2B,还应该是C2M。C2M是由用户向制造商,有一单生产一单,所以库存没有了,工厂到用户端中间的21项刚性成本也没有了。全球蛙是一家用户直连制造商的C2M电商平台,云集百万创业者与亿万用户,真正打造供给侧产品,去库存,去中间商,以量定产,提高商品性价比,使得分享经济下的各方价值最大化。
难题攻克之前都叫做瓶颈,那些勇于尝试的创新者不断增加砝码,工厂+大数+云计算+3D打印……一场追逐更高、更快、更强的工业革命竞赛亦悄然拉开了帷幕。
首先,制造商可以为全球蛙平台上的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私人定制服务,按照用户的需求生产出有用户个人属性的产品;同时,全球蛙平台以创客为桥梁,创客的创意想法交与制造商来打样代加工,解决了制造工厂生产线闲置的现状。
这些必要的M是什么呢,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是互联网+,互联网+高端制造,然后把那些国际的设计师拿来给中国用,所以应该是互联网+高端制造+全球的设计。我们如果用互联网搭建一个品牌,将这些都拿过来,如果让消费者选择,这样一个没有logo,但是价格很便宜,品质和名牌完全一样的产品,你会选择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