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深夜的时候,你是否经常辗转反侧地睡不着,经常拿起手机刷个不停,一刷就是两三个钟头。看到一些精彩的信息,就停不下来,连别人的吐槽都看得津津有味。
蒋方舟曾经说过,觉得作为年轻人这个受众,包括自己在内,其实真的很可怜。
在大学的时候,蒋方舟曾经有过一段时间,信息焦虑到晚上睡不着觉,就病态地刷微博。
但凌晨两三点,能刷出什么呢?完全刷不出来。即便如此,人依旧还是病态的刷微博。
信息焦虑,在现代社会,其实已经越来越明显了。
但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就是因为我们白天都是在无意义的被这种信息轰炸所干扰,所以觉得好像白天什么都没做,于是晚上就想着干活弥补。但晚上是干不了什么活的,就容易拖延。但越拖延,人就越着急。
蒋方舟说,很多年轻人在白天通勤时间吃个“瓜”,然后就发现自己一整天的时间都被浪费了,晚上活没干完就很焦虑,这其实是一个很恶性的循环。
其实说到底我们的焦虑还是来源于自身,因为白天的事情没办完,晚上就想着利用信息轰炸来弥补自己。
相比信息焦虑,还有一个词叫报复性熬夜。很多人因为白天都在上班,没时间看手机。到了晚上下班后就拿起手机不停地刷。
即使明知道很多东西是无意义的,就是感觉要弥补自己在白天消耗的精力,
不停地刷微博,刷短视频,劝说自己可以从中获得许多知识,得到很多回报,最后也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二
想要获取真正的知识,是要通过长期学习和积累才能得到的。可我们大多数人偏偏就是不愿意下这个苦功,总想着有一些捷径和方法可走。
可这世界上哪有那么多捷径,捷径也是需要运气和实力的。所以我们对自己越是不满的同时,就越容易感到焦虑。
看到别人升职加薪,我们羡慕的同时也会对自己很失望,为什么这个人不是自己呢?于是打开短视频或资讯平台 ,一刷就是几个小时。
偶尔看到一些职场小技巧小贴士,心动的同时点了下收藏,结果就再也没有然后了。
第二天像往常一样去上班,过完平平常常的一天,又开始了刷手机生涯。归根到底,只是被信息绑架,自身却毫无进步。
更有甚者,还患上了信息焦虑症。
信息焦虑症,指的是大脑长期接受散乱的信息进行处理,导致的大脑皮层活动抑制。长时间看电视上网的人,可能会产生突发性的恶心呕吐,精神疲惫,焦躁,神经衰弱等症状。
不说严重性的,精神疲惫或许很多人都出现过,越是想要收集信息填充自己,就越是疲惫。
刷视频时见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那些分享很有用的技巧视频后面,总会有一句评论:很好,滚到我的收藏夹里吃灰吧!
看上去又好笑又无奈,我们迫不及待的想要汲取知识,却把它放在了从来不会打开的地方,又自以为自己已经学到了很多厉害的东西。
这种盲目储存,信息散乱的现象,其实是对我们大脑的伤害。长期如此,人更是难以进入专注的神态。
三
想要逃离这种姿态,那就要对这些碎片化信息理性认知。
一,信息的本质
信息不等于知识。
与其吸收零散碎片化的信息,不如多读书形成系统专业的知识。
要清楚一点,得到某些信息不意味着你比他人聪明。信息是可随处收集的,但知识却需要学习和积累。
平时刷手机可以当做消遣,不可盲目追求学识化。
二,先把事情解决
不拖延是解决焦虑的根本。
一个人要是白天就把首要事情做好,那晚上还焦虑啥?我们总是理由太多,一拖再拖,其实直面问题才是根本。
如果你感到有一件事你做起来肯困难,那你就要先把它做了。毕竟简单的事情轻而易举就能完成了,让你觉得难的,一定是对你有挑战性的,能帮助你成长的事情。
一定要努力去完成它,完成后你会发现,自己安全感爆棚,整个人都不会焦虑了。
三,学会分类收集
有用的东西要及时记录下来。
其实信息并不是一无是处,关键在于我们会不会利用。信息其实就像是一本百科全书,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东西。
如果看到一些有用的对我们有帮助的信息,一定要及时的记录下来。放收藏夹里并不是一件好事,如果能建立一个便签或者笔记分类。
将生活中的小妙招,学习上的小方法,职场上的小贴士记录下来,才能让我们收集到更多有益的东西。
最后一句话总结:别让信息焦虑变成病,理智对待最重要!
END
作者:七洲天,唯心不易创作者。原创不易,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