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的时间看完了余华的《兄弟》,一直喜欢余华的作品,朴实确发人深省。从开始到最后,感觉作者就是一个置身事外的人,只是在讲述别人的故事,只讲故事,不加评论。
宋平凡的死让我印象深刻,作品中的宋平凡:善良、热情、浪漫、勇敢、坚韧。可是却身在了那个时代,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时代。我很好奇那些人,他们是什么心理可以把一个无怨无仇的人打成这样,即便不用担心法律的制裁,可是人怎么能这么残忍。我没有身在那个年代,我是真的不能理解。我也很感动于李光头和宋钢的兄弟感情,我一度认为他们会一起打出一片天地,即便不能一起创业,至少会是一辈子相互依靠信任的兄弟,可是最后的结局让我吃惊,都怀疑自己看的是不是盗版。也许因为他们性格迥异,也许因为他们各自的倔强,也许因为林红。之前,他们是最好的兄弟,一起抓鱼、一起打架、一起吃大白兔,宋钢回城给李光头大白兔那一段感动得快哭了,还有李兰死的时候和宋钢的对话。可是之后,他们形同陌路,一个是首富,一个却落魄。
也许作者想描述的是两种人,一种人:李光头,没文化的粗人,甚至下流,被别人当作笑话。可是他敢作敢当;他骨子里有一股善良,他捡破烂还钱,他安顿福利院的残疾人;他敢于打破前人的思维。另外一种人:宋钢,他有文化,为人正直,他对于物质不是那么的在乎,可是他却软弱。他不敢去追求自己喜欢的女人;结婚后他不敢理直气壮的去支助自己的兄弟,以至于亲情和爱情不能两全。这应该是那个年代最典型的两种人,只是没有故事里这么鲜明。
很多人说第二部很烂,第二部跟第一部完全不是一个节奏,结局也仓促,突然就这样的结局了,宋钢居然还隆胸!看完我也很震惊,老是想不通怎么结局就这样了呢?转变太快都有点接受不了了。也许作者描述的是两种人、两个时代,第一部和第二部的不同来表现两个时代的天差地别;也许作者想用仓促又不可思议的结局来告诉大家这个时代多么浮躁、多么荒唐。
可是,人总是要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