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恬而不易生,澹不易到。唯操至妙来,刚可澹;澹至妙来,刚生恬:恬至妙来,刚愈澹而不厌。故于兴到而不自纵,气到而不自豪,情到而不自扰,意到而不自浓。
青山说:“味从气出,故恬也。”这意味着“恬”与人的精神状态是密切相关的。的确,如果不把“恬”看作“甜”的假借的话,那么“恬”的本义只是心安。
弹琴的人能够帮助琴人进入澹青的。但是弹琴时对自己说要静下来静下来,那么也未必真能静得下来;相反,倘若执意于澹静,则又很可能会走向刻意和做作。在青山看来,恬澹之味表现为弹琴时的内心状态:“兴到而不自纵,所到而不自豪,情到而不自扰,意到而不自浓。”这是一种对弹琴的状态的描述,而非是一种对弹琴状态的要求,否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无疑会构成对人内心情感的限制:在“修身养性”、“惟精惟一”的旗号之下,很容易产生矫揉造作的虚伪。在中国古代,苏轼在提出“寄至味于澹泊”的同时又说:“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对于苏轼来说,“澹泊”中自有“至味”;但是必须要尝尽百味,绚烂之极复归平淡之后,才会真正知道恬澹之味为何可贵。
因此,或许进入平淡之境、领悟恬澹之味的唯一办法,就是摆脱一切符号化、文字化的理论标准,直面艺术本身,并将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尽可能准确地在艺术中展现出来。只要不是刻意地在乎是否能够得到别人的欣赏,那么一切尝试都不应该被轻易地否定——这就正如人一生的成长:年轻的时候不妨年少无知,不妨大胆尝试各种实现自我的可能性,而不必故作老成;随着经历渐多、见识见博、思想渐深,在个人的气质上不待刻意追求就自然会产生一些改变,而且这样的改变也会自然地获得发自内心的认同。
对于弹琴来说也同样如此:在学琴之初的几年内,只要在技法上能够过关,那不妨各种风格的琴曲都要多听几着,各种流派的琴曲都可以多学几首,在演奏时表现得夸张一点也没关系,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通俗一些,就是只管多听多弹,但是无论怎样,需要时时在比较和感悟中问问自己:在我心中一首琴曲最完美的状态应该是怎样的感觉,我又如何能够将这样的状态尽可能准确地表现出来。通过这样长期的且行且思,人就能够慢慢地沉浸于乐曲之中而进入澹静的状态了。
另一方面,在学琴的过程中,自然会形成对琴学的见解和对琴风的偏好。但是在破除文字障的时候,也要以“读万卷书行在里路”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修养。即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又要随时准备破除“我执”,而探求进一步丰富内心、完善自我的可能——弹琴对于一个人来说,虽然不应该是对内心的限制,却也不应该等同于内心情感的任意宣泄;弹琴是与内心的交流,人需要随时准备着在这样的交流中超越当下的自己。或许对着一张琴,就像对着一个朋友,你在改变它,它也在改变你。久而久之,人的内心就会从自然的发扬走向自然的收敛,从而真正能够领悟到“兴到而不自纵,气到而不自豪,情到而不自扰,意到而不自浓”的“恬澹之味”,“澹泊至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