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轻时算到今,爬过很多的山。
本地的西山,由近及远,成都的青城山、西安的华山、山东的泰山。
现在回忆起爬山的情景,就像翻阅一页页自己走过的岁月。儿童时、青年时、中年时,渐渐再走过些时日,回过头来,已是“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物是不会变的,山也是不会变的,变的是人,是我们经历世事后成熟的心态。
爬华山有过两次经历。
第一次爬华山,是刚结婚时,正值年轻,体力也充沛,铆足劲就一个念头,一定爬到华山顶,去欣赏山顶的风景,最高处风景才是最美的。于是,只顾埋着头向上爬,爬上顶已是精疲力竭,再无心去好好欣赏其美景。对于第一次爬华山没有什么印象,感受只有一个字“累”。
第二次去爬华山,我已从结婚到离婚,经历着单亲带小孩的中年生活。再次来到华山脚下,心内有种莫名的情愫,得有多少机缘凑合,我又一次面对这岿然不动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功”。
这次爬山,不再想着一口气攀到山顶。事前做了攻略,华山的东、南、西、北、中五峰,哪个峰风景最好,哪个峰景点最有名,甚至哪条路是到达峰顶的最佳捷径都做了详细规划。
有了准备,爬起山来多了分从容。这山,如同欣赏一幅长长的画卷,未展开处蕴藏着许多不可知。若想见到每一帧的景色,需一步一步慢慢走。
开始定下心爬,才真正体会到华山的险峻。有些路是那样笔直地挂着,窄的只容一人通过,后人抬起头只能看到前人的后脚跟,两边各只有一条铁链,算是护栏,一侧是石壁,另一侧就是万丈深渊,每一步走得战战兢兢,每一步更得踏踏实实踩稳。
爬到这一阶梯的终点,转身不用仰首,便见对面山峰云雾缭绕,刚走过的山脚,已湮没在云深处。路遇有下山的人,他们是从另一侧上去的。看起来风尘仆仆,却有一丝淡定与满足。下山的说:“坚持,快到了!”在同一条山路上,互不相识的人总是互相关心,互相鼓励,虽然在人生的道路上,并不尽然。
见已有登上顶的人,我仍照我的节奏,一步步走着。离顶峰还有很远的路,先略做休息,再继续攀登吧。
“爬上去吗?”女儿问。
“当然要去的!”我坚定地回答。
只是先坐看这云卷云舒,也不失目前最好的选择。
我坐定了观赏,只见云海波涛起伏,箭指苍穹的峰峦若隐若现。这瑰丽的景色荡涤着心胸,眼前这般开阔,完全可放空自己,心无纤尘,明如镜台。
不再管那所谓的目标,尽情欣赏沿途的风景吧,只要坚持一步步向前走,也笃定能到达峰顶。
红楼梦中林黛玉说:“画要一笔笔画。”我想,做任何事都要一步步来,徐徐图之,才是最佳。
山,不在高,从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