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是文中的他或他,他和他又可能是你人生的不同阶段,亦或是你理想生活中的将是他或他。 ——写给毕业后工作的我们
福兴的三方协议是和一家区属国企签的,这也是整个家族商量的结果——吃皇粮,坐办公室,距离和老家就隔着一湖水。
福兴是在近腊月的时节报到的,一家三代人开车来送福兴报到,和办公室主任客套了一阵后,家人便也回去了,留下了福兴一个人。也是在报到的这天,有个小福兴四五岁的小学妹向他表白,孤独一人的福兴便也接受了这份来自异地母校的爱情,暂且称之为爱情吧。
工作与爱情双丰收的福兴可是在不久之后,便厌倦了这样的生活。每天晚上七点起床,之后拖地,循环《以后的以后》《当我想你的时候》,他觉得这两首歌特别切合眼下他的心境。接下来是一整天的无所事事,是的,他没有任何工作需要做,有的也是他自己找事做。
特别是到下午五点,大院里的人都按下指纹坐公司班车回城区了,相熟的人也都走完了,大院里只剩下福兴一个人了。说是国企总部,其实就是座落在一个村子里。夜里,除了时不时传来的犬吠,再无其他。然而每天去浴室洗澡却成了他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因为他真的再无其他事可做。
有时候福兴也会看电影打发那无聊的时光,一部《外婆的家》让他哭了整整两个小时。是的,他想家了,想他去世的外婆,想到现在乃至以后无所事事的人生,想到那灿如泡沫的爱情……
他从未向家里人哭诉过,可是他向父亲诉说了他的无奈;他从未向别人许诺过,可是他给了他的女友一个期待……虽然签订三方协议的时候,组织部部长明确违约无需缴纳违约金,可是福兴有着一股志气,因为三方协议上写着:考取研究生,公务员等国家统一考试,此协议自动作废。
领取毕业证,学位证离校那天,福兴拿着三方协议和入职通知书去了公司组织部,办理解约手续……
蒋海毕业后在家乡苏北小镇入了职,当了名村级基层工作者。由于镇政府缺人,需要有学历,肯干活的年轻人帮忙,蒋海便被“借调”到了镇上,被分配到了工业口,镇里给安排好了宿舍,还有八十块钱吃一个半月的伙食补助。
蒋海工作的镇政府离他的新家骑车不过三分钟,镇政府又有一帮和他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在镇政府工作的日子可谓是如鱼得水。当然,工作该忙还得忙。
蒋海的工作状态更多的是与镇辖区企业的负责人进行联系,同时还负责着三家新办企业的手续办理工作。每次去县政务服务中心为企业办理立项手续,都会有企业派车过来,毕竟镇里的公车比较紧张。
去工地是蒋海最骄傲的事,领导当着企业负责人的面说,在这里,你就代表镇党委政府,代表领导本人,自己能够处理的就赶紧解决,不太好处理的就汇报给领导,村干部和企业、施工方也会配合你工作,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每次到县重点企业工地,看门的老大爷就会笑着来迎:‘’镇领导来了……‘’
让蒋海最开心的却是到村里,到村民中去,因为这样才能让他觉得他这个村级基层工作者才名副其实。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夏收防火中的工作让蒋海得到了充分满足。
除了尽心尽责的工作外,也除了工业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接待,蒋海也会隔三差五的和同事、同学、朋友或是家人一起下馆子,吃烧烤……算上工作接待,毫不夸张地讲,隔一天就吃一次。但在工作中违法乱纪的事,蒋海从未做过,他也没见过。
蒋海只是一个被借到镇政府工作的没有编制的村级基层工作者,可即便如此,还是有好多愿意当红娘的人不断到蒋海家说谁家的姑娘在镇里当老师,谁的女孩在县医院当医生,连镇领导都有给蒋海介绍对象……这在当地,老师、医生甚至是科级干部的亲戚都是有身份的人。可是蒋海知道,他和她们都无可能。他也会去看看这些女生,因为他不想对不起别人的好意。
没有饭局的时候,蒋海就会在办公室待到晚上十一点多,边看书学习边玩手机,看书只是为了求个心理安慰。有时候蒋海会认为那位镇领导是睿智的……
一个是省会城区的事业单位,一个是同一省会郊区的公安部门,宁城选择了前者,而不是当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他只是不明白为什么他现在的职业不能加上一个这样的前缀——“光荣的人民……”,又或许他在想何时才能够有这样的前缀,只是因为这个职业不能够除恶扬善,教书育人?
宁城从没想过,这个单位竟然会三班倒,和老家的纱厂一样的班次。他每天都会出现在道路上,来到单位一个月左右,他便能够熟记辖区内的主要道路名称,毕竟干一行爱一行。
宁城时常会站在他执法对象的角度在想他们,他们在朋友面前是五大三粗的汉子,在家是家里顶梁柱,是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骄傲。可是在宁城他们面前却变了样子,关于这个样子还体现在驾驶司机的有证无证上。没证时,软趴趴的;有证时,仿佛世界都欠他的。
出门在外,属于他的时间挺多的,特别是上中班和夜班的时间,整个白天就像休息一样,因为他几乎不会睡懒觉,无论几点入睡,总能在七点左右醒来。大把的空余时间,宁城想学做菜,他关注了很多美食公众号,梦想中以后能做出一桌子的拿手好菜。可是租住房子的煤气管道坏了,再后来事情又有了变化……
在城市里,不吃不喝光租房一个月就至少1000块钱,好在单位食堂管饭,可是他吃不惯这里的菜,还有白米饭。他的家乡重油重盐,单位食堂虽然食材搭配的很健康,可他的体重还是轻了些。
大城市的房价高的离谱,和薪资完全不成比例。平均2万一平的房子,以80平计算,按30%的首付……这个账他算了好多好多遍,直到算到这座城市限购。是的,最少这一年他不用再算了,因为他需要在这座城市缴纳一年的社保才有购房的资格。
有时候他会发现,出个门坐个车就得花钱。或许他还没太细想过,即使不出门,房租也在花着钱,还有那房屋里的灯,点缀着这城市的夜景。在城中,那可能只是最普通最微亮的一点光……
生活在这座城市里,一个房子所带给了他无穷的压力,毕竟这个社会找对象是要有房有车的。可是,他目前似乎一无所有。
还好,世界并没有因此沉沦下去,时间也在催着人走,就像这多雨的城市里的飘雨一样,嘀嗒嘀嗒,伴着这十月的桂花香,让他想起了学校里桂花飘香的雨夜——图书馆和人看完书,这人是谁,他记不太清了,只是外面早已是瓢泼大雨,一个电话打去,等了十几分钟,一人撑着一把伞,拿着一把伞,他说,“宿舍的伞有些坏了,去了楼上又借了一把伞。”那天的雨的确太大了,回到宿舍鞋子湿透了,衣服湿透了,但是他们笑了。他们笑了,这些他都记得,只有记得……
这就是我大学毕业后一年的样子,或许这些文字里或多或少也有你的影子。其实每个岗位,都有各自的故事,乡镇有其安逸与无奈,城市有其便利与辛酸。很多人进城是为了跳出农门,而有人却因为一份城里体面的工作失去家乡浓厚的人情味。每个人选择的生活道路不同,就应该承受她所带来的一切,但是我们能做的可以是笑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