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书,看到一位简友写的《蒸馒头》,不知怎么就想起以前自己蒸窝头以及与窝头有关的小事。
或许对于许多双职工来说,蒸馒头是很费工夫的事,且菜啊,肉的吃了,吃馒头就少得多,自己蒸了馒头,要吃好多天的,放在外面怕坏了;放冰箱里,一是吃时还得馏,二是不新鲜,一般都是买着吃。年轻一代会蒸馒头的恐怕已经不多了,会蒸窝窝头的恐怕又相对要更少些。
窝窝头,中国北方地区常见的面食,过去是穷苦人的主粮。多用各种五谷杂粮为主要原料,据说明朝已经有这个名称,即是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过去要是说谁:“他呀?就是个吃窝窝的命”就是说他是个穷命呐。歇后语“窝窝头翻个儿——显大眼”是指把窝头翻过个儿来,窝儿朝天就显出了个大圆眼儿(即圆孔)来,用以比喻出风头,反而出了丑,常常带有轻视讽刺的意味。还有一种说法,要是议论某人违法乱纪被法律制裁被管制了,就会说:“×××进去了,去吃大眼窝头去喽!”
现如今的窝窝头也与时俱进啦,不像过去只是玉米面,现在的窝窝头多是小米面、玉米面、豆面、栗子面等五谷杂粮混合而做,比白面馒头还贵呐。大多是老人和有糖尿病的主食。
三四年前,老家亲戚送来新磨玉米面和黄豆面有二三十斤,这也不能光熬粘粥喝啊,眼看这天一天热似一天,不吃出来,就要招虫儿喽!于是又到超市买了小米面,蒸窝窝头吃吧。别看我是65后,会蒸馒头、包子、花卷,这窝窝头还真没蒸过。幸好先生会蒸窝窝头,面就由先生活,教给我怎么做这窝窝头。先把面用两手合攥成锥形的团,然后右手四指在外,拇指在底部顶一小洞,在里,配合左手,转动一圈,一个窝窝头生胚就好了,将生胚上笼蒸十来分钟,色泽鲜黄,口味香甜细腻的窝窝头就可出锅啦,再配上小酱菜,或是炒虾酱,再来碗熬得粘稠糯香的杂粮粥那可不赖。
先生教我做窝窝头时,拉起他小时候,上小学,家长工作忙,一出去就是一天,晚上七八点才到家,就由他做饭。那时候经济条件都不好,他兄弟五个,“半大小子,吃死娘老子。”馒头是轻易不吃,多吃粗粮,地瓜、窝窝头家常主食。蒸地瓜他会,这窝窝头大多都是哥哥做,后来哥哥们放学晚,就由先生做,可难违坏他了。依葫芦画瓢的,攥出窝窝头,往篦子上一放,散了,试了好几回也不成,幸亏有邻居家的一个大姐碰上,才解了围,手把手教他做窝窝头,在大姐帮助下,才没耽误了晚饭。
小时候,我家人口少,就我兄妹俩,玉米面窝窝头没怎么吃,但是黑面掺着地瓜面的馒头可没少吃,纯面馒头也只是在生病的时候特殊照顾吃上一回。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蒸锅窝窝头吃,作为整天鸡鸭鱼肉吃腻了的偶尔的调剂,竟然很美味,很让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