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春节,我和姐大吵一架,至于原因,已经不记得了。应该是家庭琐事吧,不然不可能忘记的。那次闹得比较凶,还动了手,母亲见拉架无果,声泪俱下。孩子小的时候,闹一闹别扭,父母喝斥一声,便能天下太平,可等孩子长大后,这一招就不灵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孩子大打出手,却无劝架之力。这种无助与无力感,该是多么痛彻心扉。由此事隔几天后,母亲就病倒了,我又不得不回来送医照顾。当时吵架时逞一时之快,到头来,买单的最终还是自己。老父亲当时已经有事先回老家了,只有孱弱的母亲在场,所以孩子打闹起来就更加肆无忌惮。母亲当时是轻微的脑血栓,也算治疗及时,十个年头过去了,后遗症几乎没有,只是偶尔的会眩晕,问题不大,休息片刻便能恢复。不得不承认,这个病肯定与儿女打架不说有因果关系,至少是板上钉钉的诱因。当时花了两千块钱,对于我来说,也算是咎由自取了。
在医院里上班,印象最深的就是天天有拉不完的线,装不完的插座。还有处理各种问题。由于是个新手,有很多东西自己也是蒙的状态。记得有次医技楼有个化验室跳闸了,我搞不懂,就叫来主管帮忙弄,他过来把零火线对调了一下就不跳了。这波操作我至今都想不明白是啥原因,反正肯定是不合规的,还有次水管角阀断了,我心想要是弄不出来的话就完了,谁知班长就用小钢锯一点点的锯,一点点的抠,没几下就取出来了。还有一次空调不运行了,主管就给换了个运行电容,空调立马变好,他还吓唬我电容装不对就会爆炸,我当时被说得一愣一愣的。有时我也独立带电操作过,特别是第一次带电操作时,心里那个紧张呀,拿着带电的火线,手都是在抖的,紧张得满头是汗,生怕不小心碰到。和医院里的人熟络后,他们有什么要帮忙的,都会找我。有次中医科有个女医生让我去她家帮忙装柜子,她刚搬的家,家具都是网上买的,不会装,就叫了我。我当然不会拒绝,耐心的给她装好了。当时正好有个装热水器的,顺便推销他的漏电保护器,说是不装的话洗澡时会漏电,连哄带唬的,女医生最终花了高价钱买了个杂牌便宜货。我当时也不好说什么,不可能当着工人的面说他推销的东西没必要装,入户电箱里都有漏保,而且热水器的插头也带漏保功能,说出这些话,对我没一分钱好处,反而容易拉仇恨。不过话又说回来,装多一个漏保也没什么坏处,多一道保护功能更安全一些。最后,女医生请我吃了个夜宵,也算是我的劳动所得吧。
当时中级电工证考过了,好象还拿到了一千六的补贴,证拿在手里,成就感满满,想着可以趁着这股劲头再多报一些课程,于是又报了制冷电梯等等,看着大几千的学费花出去,竟然没有一点心疼,反而是满心期待。从那段时间开始,我就信奉了一句话,说是天底下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的头脑。这么多年,我也是一直这样做的,显然,付出回报比是相当可观的,虽然中间花去了时间这样的隐性且不可量化的成本,但你不去做,时间也是一样过,所以想好了就马上干,回报与收获才会来得更早一些。
我心里一直有个苹果手机情结,只是由于一直手里没钱,而且苹果也是真贵,买一台苹果需要不吃不喝花两三个月工资,这样的付出在我心里是极不愿意接受的。第一次看到身边人使用苹果还是开奶茶店的时候,发小的同事买了一部,我拿在手里轻轻划拨着,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操控丝滑感。情不自禁的流露出了无尽的羡慕之情。现在想起来虽然有些可笑,一部手机而已,真犯不着如此追求。但在当时,对于那种划时代意义的产品,而且是触手可及的,想得到与拥有的强烈意愿是非常正常的。之所以现在不感冒了,一是苹果已经烂了大街,且都是一些屎上雕花的技术堆砌,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功能,机子本身不具备石破天惊,继往开来的属性,二是目前的物质追求已经到了相对贫瘠的阶段,什么都有了,或者什么都接触过了,自然就不会强烈想着要拥有了。
由于上了一年多的班,手里有个一两万块钱,所以决定完成自己多年来的心愿,去买台苹果手机。问过新机的价格,还是五千左右,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管是新出的机还是老机,价格坚如磐石,纹丝不动。最后权衡之后,还是决定买台二手机算了,买新的真犯不着,主要不是心疼钱。于是花了一千多买了台苹果四,买来之后,在同事之间还是引起了不小关注,毕竟在那时能拥有一台苹果还算得上是一件值得荣耀的事情。自从有了第一次后,买二手手机的习惯就这样养成了,我现在用的手机也是二手苹果,以至于那时给老婆买的也是个二手货,只有一台苹果MINI平板是买的新机,其余的都是在华强北买的二手。不过,用了十年的二手机,也并没有感觉到有多么不适,反而觉得性价比还是挺高的,除了第一台在天津掉了之外,其它的苹果都还在,拾掇拾掇再战几年也是没问题的,只是内存小,速度慢而已。
那个时候的电工比起现在来要累很多,什么事情都要做,可谓名副其实的万能工。比如另外一个兄弟项目妇幼儿保健医院要大量的拆装空调,物业不愿把这块肥肉给别人吃,于是就让自己的电工高空作业干这活,当然,电工也是有钱拿的,只是大头当然归公司所有。而随着外包单位在物业企业的不断渗透,如今的物业电工需要做的工作似乎远不及过去了,有什么问题,打一个电话叫来维保完事,或者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统计累积起来,等到一定量后再统一上报并发包出去。美其名曰不能什么钱都被物业挣去了,要留一点汤给兄弟单位与外包单位喝才行。这样做的确可以雨露均沾,大家一起赚钱,但基层物业电工这个岗位的专业价值似乎就无足轻重了。如此下去,物业电工就是一个问题发现与集合岗位了,并不再直接解决问题。所以,这也就更加的需要物业电工有看问题本质的能力,需要从解决问题的重心向预防问题和控制问题的方向转移,更需要宏观判断力与微观洞察力。经过如此一通分析,物业电工的专业体现可能不再是单一的实操方面了,更多的将是在管理精度与管理思维上面。
医院空调是开利的水冷螺杆机组,这也就开启了我对空调管理的探索,也为我以后从事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财富,期间项目经理还给我们做过培训,就是很简单的对对空调的认知介绍,当时觉得挺高深的,现在回想起来,也就是最皮毛的知识而已。每天值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给空调开关机,我有时不想走回头路,在底下把主机水泵开起来之后再去楼顶开塔扇。其实这样做,只要你速度跟得上,也没多大问题,只要介质水流动起来,哪怕是没有风扇散热,一时半会也烧不了机。
住院部还在盖的时候,工地上散落了很多建筑材料,其中有不少铜鼻子,我拿了些换了点零花钱。只要动作别太大,一般也没问题。电工就是有这么点好处,经常能遇到一些多出来的材料可以处理,有些施工队还会特意多剪一截电缆出来,让电工门自行换钱。以此来维护与他们的关系。俗话说,阎王好惹,小鬼难缠,那些与基层管理相关的人,最好不要得罪,和他们关系搞僵了,后绪工作会很难开展。
每天午睡是一件特别让人向往的事情,特别是在大夏天,吃完午饭,找一个空房间,基本每天都是固定的位置,进去后,门一锁,衣服裤子一脱,空调一开,美美的睡两个小时,别提多爽了。有时也会睡过头,起来后发现大家都已经干了半天活了。有时睡一半发现有人敲门,赶紧起来穿衣服,关空调,再贴门听外面的动静,一般也就敲个一两声,别人以为没人,就离开了。其实心里还是会担心的,毕竟这是甲方的资源,我们物业占用肯定不妥,要是被哪个心眼小的医院投诉上去,多少也是有点麻烦的。
我闲来无事的时候经常会打开电箱研究一下里面的电路图,看一下空调机房里的布局,期待着有一天也能自己组个电箱,做一个自动化控制。初做电工,我对什么都是好奇的,院内路灯断路器跳闸,我会打开柜子一个个去试,去排除,住院部里的排烟口开关,我手动打开了,想看看有什么反应,监控室用对讲机马上就呼了过来,问我是不是动了排烟阀,因为有监控在,我只能承认,他们说排烟风机都启动了,监控室里一直报警,让我没事别乱动。我当时是既紧张,又激动,还尴尬。
后来医院有了自己的食堂,我们物业也可以用员工餐的形式去吃,虽然比外面便宜点,但是明显的会有三六九等人区分,医院的要先吃,吃剩下的,我们物业才上场打扫残局。不过,再怎么残局,也是比外面要吃得好吃得便宜的。世道就是这样,三六九等又如何,可以吃饱肚子才是最实际的。食堂旁边有个新修的园林,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的,他们打着营造环境,服务病人的旗号自己先享受了一把。住院部由于新开张,只开了两层,其他房间用于医院住宿用,他们内部也是分等级的,什么学历的分多大房,配多少电器,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分的房小,谁让你技不如人,学不如人呢,其实这也挺好,赤裸裸的量化待遇,可以更好的给予人上进的动力,有对比才有激励,避免吃大锅饭。
设备交付的时候,厂家还专门派人过来讲解了,当时讲的是发电机和配电柜,由于没什么经验,人家问听懂了没有,我也不敢吭声。其实,对于不提意见的人,一般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完全没听懂,不知道如何提意见发问,一种是完全听懂了的。而我就是属于前者。对于新设备交接,厂家派人面授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但更多的应该是留下培训过程的影像资料和专业手册,毕竟当面讲的话,接受程度是因人而异的,并不是谁都立马能消化的。所以,对于一些专业设备的操作,要充分的授权并给予警示,并不是完成任务似的现场讲解一下就万事大吉,拍拍屁股走人了。
住院部的土建部分虽然完工了,但现场的问题还是有不少的。施工方专门留下一个人来处理后续的问题。一个是表明积极的态度,一个是与物业对接更加方便顺畅。对于这种公建类项目,施工方多半是认真对待遗留问题的,不象个别的住宅类项目,人家对于那百分之五的工程尾款全然不稀罕,有点小问题他们也都能顺带弄好了,要是有什么麻烦的质量问题,他们便会消极怠工起来,争取拖过质保期,押在建设单位的的质保金就当是给甲方处理遗留问题的钱,拖过了质保后,有问题不要再找他们了。而政府类项目,如果持有这种心态就行不通了,毕竟一个项目没做好,后续就很可能没项目可做了。
有次晚上值班的时候,和保安无事聊天,他们说对面有个小区晚上办事没拉窗帘,于是免费看了个精彩的大片。我心想有这么好的事情不叫我,太不够意思了。于是后之后守望在那个位置等了好几天,却一无所获,心里郁闷之极。人都有是偷窥欲望的,正大光明的看,可能兴趣就会直线下降,而偷偷摸摸的看,精神头一下就上来了。坐监控室的保安是个女的,他老公是做工程的,后来行情不好,一直在等活,于是女人就先出来找工作。幸好她是个有夫之妇,而且她老公每天晚上都会过来接下班的她。听说有的保安队长专找保安队的女人下手,而且挑已婚的居多,因为大家都是玩一玩,不用负责任。反正跟保安交流多了,不可置信保安队伍里居然会有这种事情。也许是我酷爱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喜欢八婆,不喜欢打听,所以对这些事情就会自然的免疫,自动过滤掉了此类信息。其实,这种办公室恋情也挺正常,哪个行业哪个阶层没有呢,虽然保安不坐办公室,但坐监控室坐久了难免不想着整点花活来刺激一下。
有次管理处把大家都叫到楼上集合,我还以为有啥事呢,平时这种阵仗是很少有的。去了后才知道公司有个同事生病了,项目鼓动大家募捐。平时扣扣搜搜的我果断捐了二十块钱,好象大部分人也就捐了十来块钱吧。回想起当年上高中的时候,我生病了,大家都给我捐钱,我也是公众爱心的汇集者,而这次难得做一回奉献爱心的人。企业鼓励员工给有状况的同事捐款,这样的事情只要不频繁,对企业来说,是能收到爱心企业温暖公司的好评的,但企业对这样的员工担当了多少,应当也要正向宣传,让员工都知道企业的善举,而不是只让员工献爱心,而企业经营主却无动于衷。当然,这也有可能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公司很可能也做了相关动作,只是我的级别不够,看不到而已。相信世界大多都是美好的。
考中级电工的时候,花了半年多时间,每天都是上班上学,日子辛苦而又充实着。老婆当时看我这么勤奋上进,也被我感染到了,于是她决定考正式工。从一个临时工到正式工,大概花了两三年时间吧,整体来说还是顺利的。每个人其实都是有着无限可能的,只是可能性需要引导与契机,而不是躺平在家,这种可能就会莫名产生,需要周边的人与事来激发。别人都说,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尽量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和上进的人相处,平时耳濡目染,自然就跟进了脚步,和糟糕的人在一起,日子久了,自己的生活必然也会变成一团糟。其实,我不断考证的坚持,不也全是自己想要改变的冲动所致,还有发小对我长时间的影响,我是看着他笔耕不辍,一直走在考证与追求学历的路上,和这样的人相处,自然而然润物无声的便激励到了我。
有一次学校老师要组装柜子,于是就找学生帮忙,报酬是两百一天。看到群里的信息后,我第一个报了名,专门花了一天时间,从白天忙到晚上,和另外几个同学一起,一人挣了两百块钱。这应该是我靠电工技能挣的第一笔外块。虽然忙活一天下来,腰酸背疼手抽筋的,但是心里却特别有成就感。那时拧螺丝还不兴手电钻,全手工拧,如果用电动工具肯定就会好很多。在上实操课的时候,有个同学聊天说他每天晚上都要向老婆交作业,交到都有点怕了,我还暗自鄙视这种人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而现在反观自己的夫妻生活,有时还真有点怕,看来那同学当时还真不是吹牛或者炫耀什么,男人一旦过了四十,夫妻生活保持规律与节制就好,乱了节奏身体就容易吃不消了。
一起学中级电工的同学基本上都是物业电工,之所以来考证,有的是公司统一安排的,有的是想加薪升职的,有的是想个人充电的,反正大部分都是上进青年,不然也不会摒弃外面世界的声色犬马,花上半年多时间老实的待在电工教室里拧螺丝接电线了。和这些人在一起或者交朋友,大概率不会有什么大错。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当你想走正路,沐浴阳光大道时,闭眼投身于正能量聚集的场合就行,错不了。
第三高级中学据说出了个大事,因为下暴雨,加上现场管理问题,导致地下室被淹,设备机房全部报废,因此,管理人员全部一个不留撸掉了,我没有亲见,但我以此作为案例,经常给别人培训的时候就会讲地下室排水系统的重要性。记得那个高中的项目经理还是我老乡,去他那里帮过几天忙,也有一段时间在学校吃过饭,帮他们通过下水道,修过绿篱机,对管理人员印象一般化,交流不多。
项目上突然来了个空调工程师,不知道是不是替代主管的工作,整天待在空调机房看看写写,一副搞研究的样子。后来还把大家集合在一起训话,让我恍惚有当保安的感觉了,他还问我们制冷剂的组成部分有哪些,这知识没一个人答得上来,于是他就啪啦啪啦说出答案,拿自己的专业为难人家,并有颐指气使的骄横表情,这实在是有点过了。也许是待人接物的问题,也许是专业对口的问题,也许是其它问题,反正那人没待几天就消失了。一切又回归到了平静。有很多公司招人就是这样,感觉缺个什么方面的人才,于是就招了进来,然后内部的岗位又没理顺,没有这个人的位置,于是又感觉招进来的这个人又起不到什么作用,于是又把别人冷处理,让其知难而退,知趣离开。有这种做法的公司大部分都小企业,不明白自己要干什么,没有规划与准备,属于那种边走边看的阶段。不过,有时也不能全怪他们,市场竞争,瞬息万变,储备人才也是有其一定的必要性,只是有时成本太高又时常产生出吃不消或者消化不良的病症,不管是被聘用的人还是聘用方,试探期间都是一种彼此磨合的过程,好坏结果自然也是一个正常现象了。
2013年下半年,我29岁了,考了些证,在明喆也上了一年多的班,想着是时候挪一挪窝了。当时只想着找个工资高一点的班上,毕竟一月两千多的工资,相对于我考的那些证和考证时花的那些钱来说,有点登不上大雅之堂,所以,想着寻找外面有没有更好的机会。其实,在明喆上班这些时间,还算是开心愉快的,也学了挺多东西,帮我启蒙深化了电工实操作业。特别是借用这个平台找到了一个很不错的老婆,这个公司对我无疑是有恩的。倘若以后有合适的待遇,有效力的机会,我会着重考虑回到老东家。辞工的时候,我还担心污水处理证拿不到呢,毕竟当时考证的时候要求员工服务三年才不押证。其实,现在想想这种押证的企业行为多少有点滑稽,证是我考的,上面有我的信息与证号,你押我的证,大不了我挂失补办一个就行了,或者网上可查信息,我不用实体文本也一样能体验到证书效应。最后,显然公司押证是押了个寂寞。不知道这个搞笑的做法是谁想出来的,也只能诈一下唬一下没有多少经验的基本劳动者。
JOB14 物业电工一一电影院
好象是在2013年国庆节左右离开明喆物业的,接着很顺利的衔接到了龙华民治的嘉熙业影院,不知道这个电影院目前还在不在,三四年前去过一次,看到了老同事,只是对视了一下,并没有打招呼。当时是白天过去的,感觉里面生意还是有点冷清,毕竟开了十多年,装修都老旧了,而当下人们追捧的是那种装修豪华富丽堂皇的商业体。不过,这个位置是绝佳的,加上老板不光有电影院,整个商写物业听说都有他的股份。等有机会再去走一走曾经来过的路,重温一下曾经给我带来很多乐趣的嘉熙业影院。
当时是个女的面试我,说是工程主管休假了。听到主管名叫刘俊后,我心里咯噔一下,心想不会是高中同学吧。要是这样,面子上可还真过不去,曾经的同窗,现在的上下级,多少感觉会有点别扭。直到见了真人后,这种担心疑虑总算被打消。高中时的刘俊高大帅气,而眼前的这个刘俊,相对而言就是个浓缩版本,此人脾气尚可,没有什么官架子,不过他手底下也就两个兵,所谓的官威,应该是下属人数撑起来的吧,但这得有个度,部下人数多了,官威反而会小很多,更多的是意识流管理,俗话说不怒自威往往就是那些位置有一度高度,下属人数众多的人所特有的气质。
在这个公司干了半年时间,2014年春节是在岗位上度过的。小公司过年跟大公司不太一样,人情味重一些。过年的时候,公司的人组织去KVT唱歌,还有奖抽,我好象没抽到奖,就拿了个过年红包。一两百的样子。有个保安很疼女朋友,拿到红包后,把手就给了她。过年那段时间,我刚好跟老婆闹分手,后来在我的心理攻势下,加上欲擒故纵的伎俩,两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又走到了一起。她还去了我的宿舍,在别人的床上做了快活事,然后跑到影院下面那个游戏厅打电游,赚了好多游戏纸币,最后兑换成了礼盒碗筷,用了好些年。带她在内部认识的商铺吃了麻辣香锅、牛排等新鲜伙食,还喝过二十左右一杯的贡茶,说实话,真有点心疼,但真的是好喝,慢慢的,两个人的感情又回到正轨。至于当时为什么会闹分手,其实也是我在手机上跟女人聊骚被她发现了,当即就被赶到了客厅睡,后来把我的东西全部打包让我带走,还叫来了她同事坐阵,一副决裂的决绝架式。自从有过那次经历后,我以后即使聊骚,也会边聊边删信息,保证不留任何痕迹。后来,觉得这样很累,索性干脆就聊得越来越少了,直到今天一直这么多年都安分守己,不再担惊受怕老婆会看我的手机。也许是因为上次的阴影,老婆也很少再看我手机了,或许她也是怕看到什么不该看的,免得徒增烦恼,还是眼不见为净好。
过年期间我也把有家里人叫到了上班的地方,请他们看电影,吃饭,这对他们来说,也都是人生的第一次。吃的辣宴,环境很别致悠闲,满桌子辣菜,味道尚可。至于看的什么片子,我都忘记了,反正看什么不重要,主要是带他们体验一把,哪怕他们对电影内容不感兴趣,一度打瞌睡差点睡着。但,毕竟父母六十多岁还没进过电影院,下过相对高级一点的餐馆,说出来还是有些亏欠人生的。
也是在14年,父亲也住过一次院,同样是血栓方面的问题,我带他去医院很及时,没有留下后遗症,比母亲恢复得要快,记得也是花了两千块钱。这几年时间,先后经历了父母出现身体状况,不禁感慨,他们真的都老了,已经不是儿时记忆里那精壮的样子了。有时感觉人生真的就像梦一场,儿时的自己还清晰可见,如今父母却垂垂老矣,孩子昨日咿呀学语,明年就要步入学堂。再看自己,风华正茂已不见,青春激昂早挥别,留下的是稳态持重,风雨不惧,宠辱不惊。时光快如闪电,感受当下才是正道。
电影院上班还是有着非常现实的福利,一有空我就跑去看电影,印象最深的是雪国列车,虽然票房不高,但并不影响我观影过程的热泪盈眶,过年时期的贺岁片我一部没落下,正如来得太容易就不懂得珍惜,过年看的那些个免费电影,至今早已忘记,没啥印象了。电影院的经理是个漂亮姑娘,我经常会去修各种东西,特别是爆米花机修得比较多,一来二去跟里面的人都熟了。但感觉工作在这种场景下的女孩子,多少会影响到看男人的眼神,一般人近不了她们的身。
有次大堂里感觉有莫名的臭味,都怀疑是死老鼠的气味,但到处找就是找不到。最后,我爬上空调风管,发现居然藏在风管里面。这也就给我以后培训提供了鲜活的案例,什么军团菌,风管保养等内容都可以套用这个事情展开来讲。有次餐馆里跳闸了,到处都打不到原因,最后把地插打开,里面全部都是水,又是一个知识点,另外,晚上餐馆跑水了,整个餐厅都被水淹了,齐脚踝的深度,由此可见晚上离人关水阀的重要性。灶台上的油烟机烟气呼呼的往厨房里灌,发现天面的烟道风机皮带断了,外围的招牌灯不亮,是接触器没办法吸合故障导致,水管水倒流是没有装单向阀的原因,空调高压报警死机,是冷却塔风扇没启动的原因,我还研究过如何利用分段计量的方法找到偷电的元凶,如何把厕所感应冲水阀换成手动冲水阀,电影院的越级跳闸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在电影院上班期间,电工类的活也没少干,也积累了相当的工作经验,只是也弄过一次笑话,比如说多出来的两根线,我一把抓住用钳子一齐剪断了,当场就起火花跳闸,而正确的做法是零火线分开剪,剪完之后分开用胶布包好,固定好。
楼下大润发停电后启用发电机,由于散热不好影响到发电机的正常工作,于是当时把墙都砸了,他们后来还把砖砌墙换成了铁丝网。我当时觉得这工程部老大还是挺有魄力的,说干就干,说拆就拆,现在回想起来,这样做的确实太武断鲁莽了。首先,你发电机散热跟自带风机与回风路径有关系,把这两个处理好,散热自便不成问题。另外,你擅自破坏设备机房,改变建筑结构,是需要认真评估并报审的,特别是如此一来,破坏了它原本的防火结构,消防检查较真起来,不光要恢复结构,还要吃罚款。你这样做,散热是没问题了,可一旦着火,火势便会飞速外延,这其中隐藏的消防问题,绝非儿戏了。
当时内部餐饮店还是挺多的,而且每家店生意也还红火,有次去野妹火锅店吃了顿,好象是主管请的客,至于什么原因就不记得了。每家店都有各色小妹妹,有个寿司店小姑娘,白白净净的,刚要到微信,我就没干了,联系也变少了。野妹店的资客小妹妹很活泼,就是长得不够漂亮,功夫龙虾店的老板娘,据说她是与亲哥合伙开的店,开的凯迪拉克,爱化妆,短头发精干,也还漂亮,就是差距有点大,都只是点头之交。有个香港茶餐厅,看着出品的东西都挺精致漂亮的,但我去到他们的后厨,一个个大蟑螂在里面像逛大街一样,真是不敢直视。我平时上班的地方主要也就是这一层,没事就瞎转悠,到处聊骚,不过时间久了也感觉挺没劲。楼下还有个水吧,就它那一亩三分地,听说还有四五个电工,而我们这么大地方却只有三个人。楼上的写字楼部分,由另外一个物业公司打点,电工们都是睡在楼顶的,他们自己搭了个临时宿舍,我没事还到他们那里去玩。有时挺羡慕他们,上班跟睡觉在一个地方,多方便,不用赶时间,不象我们还要走那么远才到宿舍。公司租的宿舍就两个电工住,其它保安都在附近,没有住宿舍。
2014在电影院上班时,我花一千多买了台笔记本,好象是报的高级电工做模拟单片机要用到。品牌是惠普的,质量还可以,十来年就换了个键盘。不过用得不多,正儿八经也就用了两三年吧,其余时间都在吃灰。到目前为止,依然处于一种随时待命状态。除了内存小一点,速度慢一点,象块转头死沉死沉的,其它还真没什么毛病,如果拿来用作普通办公还是绰绰有余的。
当时和对班的关系属于纯同事级别,与此人交集甚少,他上班,我就下班,他下班我就上班,只有中间重叠的两三个小时在一起上班,当时对他最大的印象就是睡得晚,爱打游戏。我四年前左右看到过他一次,如果他中途没离开的话,在那个单位至少上了十年班了。怎么说呢,在一个小公司上班,只要不想着创造人生的更多可能,适应环境了,安逸了,还是挺适合养老的。其实也没什么不好的,公司不倒我不走,死磕到底也未尝不是一种职场处世之道。不过前提是公司真不能倒,如果倒了,那就麻烦了,在一个小地方待久了,又不学无术,等到被迫出来时,一是年龄优势没有了,二是技术也跟不上现代管理节奏了,这种情况多半是危机的。所以,在一个小地方长久待也可以,但前提是保持居安思危的状态,多学点东西,能稳定当然好,但万一不稳定了,被迫离开了,没有点傍身的技能会很被动的。
其实这个地方我曾经待过很长时间,旁边那个南康百货还有过我追收银员的过往。只是时过境迁,当年这个超市的无限风光已经不再,现在成了待价而估,委身出售的杂货卖场。有次临时进来个卖场,还到我们配电室借电源,主管让我全程跟进,虽被他们搞出什么问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