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流传很久的说法:要了解一个人,看他身边的朋友什么样就知道了!
理由很简单: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嘛!
正因为朋友对一个人很重要,所以古人特别重视交友之道,如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如荀子说“匹夫不可不慎取友”,还有“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等等。
而且,古人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告诫,比如在《围炉夜话》里,就有这样一段话:
孔子何以恶乡愿 ,只为他似忠似廉,无非假面孔;
孔子何以弃鄙夫 ,只因他患得患失,尽是俗心肠。
意思很明确,就是孔子告诉我们,有两种人是绝不能深交的。
第一种叫“乡愿”,也就是“太假”的人。第2种叫“鄙夫”,也就是“太俗”的人。
一、乡愿:“太假”的人
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社会上有些人很会伪装自己,以此来获取别人的信任,以达到攫取名望、利益的目的,其实说来说去,摆的都是一副假面孔。
比如唐朝奸相李林甫,我们现在来看,知道他“口蜜腹剑”,不是好人,但和他同时代的人未必能认清他的真面目,所以有不少人着了他的道儿。
当时除了李林甫,玄宗还重用左相李适之,李林甫想排挤他,怎么做呢?
首先是接近李适之,获取他的信任,然后就跟李适之说,让他向皇帝建议开采华山的金矿,这似乎是给了李适之一个立功的机会。
李适之很傻很天真,真的跑去跟玄宗如此这般一说。
玄宗问李林甫怎么看?
李林甫说,华山是王气所在,怎能随意开采?
这一下,就把李适之给坑了,渐渐地他失去了玄宗的信任,给李林甫的大权独揽让了道。
你别不信,伪君子比真小人可怕得多,一定不可深交。
二、鄙夫:“太俗”的人
人嘛,俗气一点、自私一点,这很正常,但凡事都有个度。
天下本没有绝对无私的人,评判一个人,关键看他如何处置自己的私心。
所谓“鄙夫”,就是凡事患得患失、斤斤计较的人。
用这个“鄙”字,就是说这类人只顾自己的利益,连身边人的利益都往往视而不见。
这样的人,不涉及利益还好,一旦跟他有利益上的瓜葛,你就要小心了。因为跟他的个人利益相比,你们的友谊实在不值一提。
《水浒传》里林冲的发小陆谦,不正是一个典型的“鄙夫”吗?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要真正看透一个人,是门很深的功夫,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
我们能做到的,就是谨记老祖宗的告诫,和人相处时多留个心眼。“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会让我们看清真相的!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评论、转发。更多国学内容,欢迎关注公众号“史小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