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许三观卖血记》

他们的生活即使无奈,但总是有一种可以用来面对无奈的幽默,生活的种种不幸中总会弥漫人性的暖意。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

今天,不小心把《许三观卖血记》看了。本来对于韩国拍我们的大中华的作品。我都或多或少觉得有点那啥(毕竟韩国筷子申遗,中秋申遗都以司空见惯了)。我承认我们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但是,也不可置否。韩国,把我们的文化,玩的那叫一个炉火纯青。所以,以一种好玩的心态看这部电影。毕竟,像余华老师的作品,能搬上大荧幕确实要么玩的高深。要么玩的低俗。很明显的两极分化。

说起,这部电影,其实。余华老师的另一部电影《活着》。也是很厉害的。只可惜。《活着》是高中看的大部分剧情,都已经忘却的差不多了。但是,书中体现的人对于生命的渴望,那种感觉似乎侵入我的骨髓。也不得不说,《活着》这部电影在国际影坛上面创下了不小的辉煌。一个由《活着》在前面铺路的,随后还是由韩国人来拍摄的作品。自然而然,有一股说不清的感觉。

影片前面的节奏还算比较轻快,也比较的梦幻。毕竟,这部小说的精华在后面,而且,前面的事情也必须交代清楚。不然,到了后面的人物关系一定混乱。其实,单从我慢慢看过来,人物就比较的混乱。可能是人物比较零散。影片前面的一大章节,都是没有什么矛盾冲突。就感觉流水账一样平淡。可后面的矛盾突如其来的展现在你面前。让你来不及思考。特别是,许三观卖血为救儿子的那个场面。如果是书上写的话。我一定想象不到是那样一番景象,简直比地狱还可怕。给我的冲击也达到了顶点。

电影看完后,那个场景一直都甩都甩不掉。真是够恐怖的(为了和谐,就不详细写了,如果感兴趣去的话,可以自己去看看)。基于都原著的好奇,我在网上查了一下。感觉这个故事,没有自己想想的那么悲。许三观,还是活到了老。只是,他的悲哀,是被自己固有的观念所打败而且。可以这么说。他只是被自己打败了,并没有被生活打败。而影片里面,为生计而卖血。是一个人能做的最后的事情了。

特别是这一点。让我想起《当幸福来敲门》的桥段。父亲迫于生计,也只能去卖血。不同的时空,但是他们却在做着同样的事情。我想,他们的心情,也必是相同的。其实,在影片最后那个美好的桥段。到底是他们的想象,还是真实的发生的。我无从辨别。但是,就在上一刻。导演已经把悲伤拉到了低点。

人生的无奈,相比也已经不是书中表达的无奈了吧。前段看似平淡的生活,其实是为最后的爆发积蓄更多的情绪。电影如此,生活亦是如此。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题目的后半句,大概是大多数人不知道且即使知道也不愿意说出口的。 自私?我怎么会自私?我会是这样的人嘛!或许每个人都...
    南审读书人阅读 368评论 0 2
  • 香港回归廿整年, 驻防部队换新颜。 诸军兵种威风壮, 听党指挥永向前。
    小车16阅读 252评论 0 0
  • 我想以楚国公主这个身份塑造你,塑造自己的梦。 是三年前那场车祸,我陷入了昏迷,可是我感觉自己是清醒...
    福祸难辨阅读 315评论 0 0
  • 还是那雕梁画栋的楼, 还是那梦牵魂绕的秋。 庭前小溪轻轻的流,流走了孤瘦的湘竹叶 流走了梦里的莺声笑语,欲说还羞。
    冰临天下阅读 11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