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玫瑰的故事》读懂婆媳关系

Hi,我是小Q,见字如面~

玫瑰第一次去方协文家的时候,其实已经预示了未来的婆媳关系。那时候单纯的玫瑰,开心地去了方协文家,准备迎接自己的美好婚姻生活,然而方协文妈妈对她的态度却很不好。 记得有这样一幕,方协文给妈妈一个红包,让妈妈给玫瑰,妈妈特别不愿意,两人之间直接就用朝语沟通了。没几天,玫瑰和方协文离开了家,回上海继续打拼了。 直到玫瑰怀孕后,方协文的妈妈再次上线了。

01 都是小文爱吃的

怀孕的玫瑰因为头晕入院,医生说有子痫的可能性。方协文打着为了玫瑰的幌子,擅自替玫瑰辞职,并且接自己的妈妈过来照顾玫瑰。

“这么大一桌子菜啊”,方协文看着一大桌菜,不禁感慨。

“都是小文爱吃的”,妈妈的语气特别高兴。

方协文尝了一口就又和妈妈用朝语沟通了,玫瑰喜欢清淡的,让妈妈以后做菜不要用他们特制的酱。妈妈说,她吃着吃着就习惯了。

都是小文爱吃的。

很简单的一句话,听在刚被迫辞职的玫瑰耳里,却是那么的刺耳。

打着照顾玫瑰的幌子,照顾自己儿子,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儿子好,这大概就是方协文妈妈做饭的目标吧。

02 你儿子的话不是圣旨

出院后,玫瑰高兴地去公司上班,却得知,方协文已经以为她好的名义,替她办了辞职。

回家后,玫瑰给方协文打电话,让他回家。方协文以上班为由,答应下班后马上回家,让玫瑰在家等他。

玫瑰心情不好,想出去散散心,可方协文妈妈说:“我儿子让你在家等他。”

“你儿子的话不是圣旨。”

终于,玫瑰终获得了一丝宁静。

03 动不动就是朝语沟通

玫瑰和方协文因为工作的事吵架的时候,方协文的妈妈冲进来就直接用朝语说:“怎么又吵架了,饭还吃不吃”。

玫瑰怒吼道:“为什么不能说普通话?”

而方协文却说:“为什么不能学几句朝语,法语都能学”

其实,这已经不是方协文和妈妈第一次说朝语了,每次想和自己儿子单独沟通,又不想让玫瑰听到的时候,他们都会用“加密”的朝语沟通。

04 新房子给你留了一间朝南的卧室

“跟你们在那个小破屋里待了那么长时间,这新房子装修好,就把我赶走了,我这辛辛苦苦伺候你们一家三口,这用不着我了,卸磨杀驴啊!”

“妈,新房子给你留了一间朝南的卧室,早晚要把你接回来的” 

“那为什么现在不让我住呢?”

这是预告中,方协文开车送妈妈回家的对话。

没看过原书,但根据前几集方协文的所作所为,我盲猜,这依旧是没有和玫瑰商量的。

有人说,结束了N年的婆媳同住,家里的每一缕空气都是那么的清新,婆婆回去后,我把家里的东西全都换了。

05 我想回北京

玫瑰在电话中告诉爸妈,我想回北京。爸妈一直回想女儿说的这句话,感受到女儿的不开心。

而方协文却一再追问,“你为什么要回北京?北京有谁?”

有时候,想家了,父母就什么都懂了。

曾看到这样一句话,如果你上午欺负了我,下午我爸妈的耳光没打在你脸上,就算远嫁。

远嫁是一场修行,饮食不同,习惯不同......

06 结语

很显然,玫瑰的婆媳矛盾很重,方协文一直试图作为目前和媳妇之间沟通的桥梁,但母亲却非常依赖儿子,和儿子的关系非常亲密,但始终将玫瑰排除在外,从未真正理解过玫瑰的处境。

玫瑰的远嫁,不仅是地理上的迁移,更是心灵上的修行。

07 写在最后

常有人说,好的婆媳关系是没有关系。但针对双职工家庭,这是不可能的,总需要有人带娃,帮忙分担育儿的责任,因此婆媳之间的合作变得尤为重要。

1. 互相学习支持

婆媳双方都携带着各自时代和经历的智慧。通过互相学习,我们可以从对方的优点中获得启发,共同为家庭的发展和成长贡献力量。

2. 互相尊重

尊重是和谐关系的基石。在面对观念差异或家务分配时,都需要通过开发和诚恳的对话来解决。

3. 界限的设定

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清晰界定每个人的角色和责任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避免冲突,也能让每个人在家庭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4. 感激和认可对方的贡献

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清晰界定每个人的角色和责任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避免冲突,也能让每个人在家庭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玫瑰的故事》提醒我们,婆媳关系的和谐不仅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更需要理解和接纳。

在双职工家庭中,婆媳之间的合作不应被视为负担,而应被视为家庭团结和支持的象征。

/End.

感谢你的阅读,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在看或分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