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有许多想说的话却不知道如何表达是大多数理科生共有的特点,在外人眼里理科生一度被贴上呆板,木讷,甚至迂腐的标签。而我作为理科生的一员,能够真正切切体会到那种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苦楚。这半年以来第一次写点东西,因为这段时间经历的太多,如果不写点下来我怕我会忘了。
第一件事是带家教的那个女孩今年参加了高考,我算完整的经历她从一开始备考复习到被高校录取的整个过程,这也是作为师范生的我第一次见证了一个高考生为了高考而付出的努力。高三上学期,我和学校老师一样,一个专题一个专题的给她系统的复习,一轮复习中每一个知识点都没有放过,就算是很多年没考过的我们也拿出来复习了。说实话,她比我高三时候学习刻苦很多,成绩也很不错。每次去给她讲课时我都会提前准备半天,不太明白的提前查资料。当我看见别的同学不用准备就去家教时,我也想着要不我也稍微准备准备就行了,因为那样确实太累,有一次因为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我几乎没准备就去给她讲课了,很明显在讲课过程中我上句不接下句,说了一句却忘了下一句要说什么,她问你今天怎么了,我说不好意思,这次我没太准备好。从她家出来以后我心里满是愧疚,我都有点讨厌我自己,心想以后的每一次都要提前准备好,不然太对不起人家了。复习不紧不慢的进行着,一二轮复习后,她从对交变电流和机械能的不明白不理解到慢慢的能理解,会做题,我看着她在一点一点前进。她的每一次进步都会让我开心好久,那一刻我明白了老师看到学生学习进步的那种成就感和喜悦感,真的是无法言喻的高兴。
放寒假后,我回家,她继续复习,但她仍然会在qq上把不会的题拍下来发给我,我把解题过程写下来再发给她,石家庄二中是石家庄最好的学校,可想而知,在那里有许多优秀的学生,就像她妈妈说的,你不知道从学校大门出来的学生中哪个一年后会在清华北大这样的中国顶尖大学学习。在这样的学校里,她的成绩当然不算靠前,甚至连中等都算不上,身边那么多优秀的人,那么多努力的人,她想不努力都很难吧。有时候我在想或许是那种氛围真的能够激励到她,所以她才能够有动力一直刻苦学习。 随着一二轮复习的相继完成。到了高三下学期,下学期我们主要做卷子,做题,做不同的题型,她一周考一次试,但是每次考试她的物理选择题都让我不忍直视,八个选择题有时候她能错五六个,最好几次也得错两三个,她说有的题粗心,有的题太简单而没想到,很多次她连第一个选择题物理学史的题都错。每一次考试似乎都在告诉我她还不行,我一次次告诉她别气馁,其实我很害怕高考时她也这么粗心,简单的题也不会,毕竟谁都不能保证高考时万无一失。
一模二模三模每一次的模拟成绩都不尽如人意,都没有达到学校规定的本一线,许多次我都在想她确实不差,她确实该会的都会了。可为什么就是得不了高分呢。我一直相信她的能力,可每一次的考试似乎都在告诉我你看错了。临近高考前一个月,我告诉她该如何复习,如何做题,如何调整心态。她在为高考一天天努力,我在为她努力,我们的共同目标是打赢高考这一仗。一个月后,高考如约而至,前一天晚上,我问她紧张吗,她说不紧张是假的,毕竟在自己学校里稍微会好点,考完数学她说感觉还好,我稍微放松点儿,第二天全部考完后,她发了空间说说,称完全没感觉,我在想或许考的还不错。
六月二十二号晚上,本一线出炉,525.确实是河北最近几年算低的,我问她查出来没,她说还没有,她特别紧张,怕上不了本一线,其实那会儿我也特别紧张,我自己的高考成绩还是第二天早晨查的,同学都在查高考成绩时,我在安心的睡觉!那天晚上我们聊了一会儿还没出成绩我就睡着了,第二天起来打开qq看到她告诉我考了560!高兴的让我帮她报志愿。我看到了以后立马和室友说她考了560!超本一线35分。那会儿真的特别开心,我告诉她怎么选择什么学校,选择专业。没一会她告诉我今年本一线没有参考价值,要看一分一档,要看排名,她排在快四万名,这个名次也就是以往超本一线不出十分,这个成绩肯定去不了她一直想去的上海,想报本一河北师大保底,那会儿她超级不愿意留在石家庄,觉得大学就应该出去闯一闯。她花钱买了一份填志愿参考表,最终第一志愿填了位于长沙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她想冲一冲省外,第二志愿河北师大。在录取结果未公布前,她都担心能不能被河北师大录取。
七月十七号,河北省本一录取投档线公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投档最低分560,正好是她的成绩,河北师大551.她高9分。这其实是最忐忑的,不知道会被那个学校录取。第二天晚上,她告诉我被第一志愿录取了,也就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我问她此时你开心还是不开心,她说不开心,现在她特别想留在石家庄,觉得河北师大也挺好,离家近也不错。但是都已经晚了,只能接受,乖乖去第一志愿学校。我心里想着是自己报的大学,哭的也得去上。到现在她的高中生涯已经结束,等着她的是美好的大学生活。她对我说,大学她仍会以学习为重,仍会继续努力。我想对她说加油,希望以后你的生活是你喜欢的样子。
第二件事是过生日时我发了个朋友圈,随后高中英语老师给我在微信发了一个大大的红包,很多次我都和室友提到她,室友把她称为别人家的老师。其实对于她,更多的是朋友,是姐姐,只是我习惯于把她称做英语老师。没事儿的时候,收拾一些零碎的小东西,在笔盒发现了一张纸,打开一看写的是我愿做你那把伞,这是因为我高一时写了一句话,没有伞的孩子在雨中只能奋力奔跑,所以在我的英语作业本上她回了一句我愿做你那把伞,她不止一次在我的作业本写努力加油的句子。
或许是因为第一次被人这么对待,所以我才会把她撕下来收藏起来吧。我是不会轻易表达自己的人,别人对我的好我会记在心里,但是并不会特意说我有多喜欢多喜欢某个人。她说我是特别敏感的人,和我说话都会考虑一下用词。确实,别人随便一句话,我真的会考虑好久,会胡思乱想好久,或许这是从小养成的,很难再改了吧。
从上大学以后,很少联系,有时候我会给她写信,其实微信qq都很方便,我却喜欢上了写信。去年圣诞节我写的信还静静的躺在我的书架上,因为一直没有去寄出去,有时候想起了就会说哎呀明天再寄吧,一天一天都快拖到今年圣诞节了。她说忙于生计,虽然很喜欢我,却不能事事都顾到我,我对她说我有时候受不了别人对我这么好,别人对我一点好,我觉得我会时时刻刻记着,想着能为对方做点什么,太累了。
第三件事是我一直在考虑两个性格相同的人是不是很难成为好朋友。她是学霸,学习刻苦,学习成绩好。偶然认识,经常一起学习,其实也挺开心的。没事的时候一起聊聊天,对于很多事情因为我们有同样的见解,往往能聊到一起去,她一开始和说,你不会特别嫌弃我吧,好不容易交了一个好朋友。当然是开玩笑的说,这让我觉得这个人值得我用心去交。在我生日时她送了我一个钢笔,辣么“抠门”的她给我一个钢笔让我偷偷感动了一下。
我们一起备考期末,一起备考教师资格证,一起备考四六级。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她和我几乎一样,要说不一样的应该是我应该没有她那份刻苦,没她努力。或许身边有一个逗比的闺蜜,她属于大大咧咧特别搞笑的人,和她在一起时间长了,把我也带坑里了。所以我属于爱开玩笑的,或许是所处的环境不一样,但她(ps和上一个她不是一个人)有时候分不清楚我在开玩笑还是认真说话,一开始确实会很难受,慢慢的就习惯了,我也就不在意了。我俩在一起有一个有一个特点,讨论题必定会吵起来。每次她问我题,我就很激动,因为她很少有题不会,我一旦会她问的这个这个知识点就会兴冲冲的给她讲,但是她属于那种刨根问底的人,我属于那种刨根问底我就说不出来的人,这时候往往以不愉快结束,一次两次可以,但是每次都这样,每次都闹得很不开心,反正我特别不开心。直到最后一次,她说了一句我特别不能接受的话,那时候应该有一种特别寒心的感觉。以后几次我再没有找过她,她也没找过我,直到放假。
其实是她和我太像了,有时候我们都分不清楚自己是自卑觉得不如别人还是太高估自己的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