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译文

唯诺与呵斥,相差多远?

美好和丑陋,相差多少?

为人们所怕的,也应该有所怕。

其中的道理,渺远而没有尽头。

众人熙熙攘攘,兴高采烈,

如同享受盛宴,如同登上高台赏春,

而我却独自宁静淡泊,无动于衷,没有一丝寻欢作乐的念头。

像婴儿还不会发出嘻笑声。

倦怠闲散的样子,好像浪子不知归家。

众人都富足有余,而我却孑然清贫。

我的心真是愚钝啊!

众人都光彩炫目,唯独我暗淡无光。

众人都精明严肃,唯独我昏沉糊涂。

宁静时深沉如大海,行动时飘逸不止。

众人都有所作为,唯独我愚顽而笨拙。

唯独我与众不同——我重本性,以“道”自守。

解读心得

1.老子洞察世间万物,看淡名利富贵,所以他甘处人下,不与世人争名夺利,而是保持本性,执道而行,淡泊无为。这种独异于人,众人皆醉我独醒,绝不与人同流合污的生活姿态,是老子思想的精华,也是他心目中理想的生活方式。

2.世人都把美丑好坏善恶等事物看成对立的两极,都好高骛远,争名夺利。而在老子的眼里,所谓的对立只是一瞬间的相互转化,是一念之间形成的差别而已,并无本质的区别。所以他从不去对立地看待这些对立面,始终不去追逐人们争相追逐的东西。所以他保持本性,顺其自然,顺道而行,让生命处于一种丰富宁静、自然无为、自在悠闲的状态。

3.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一路昂首挺胸、高歌奋进、志在必得的姿态并不可取,相反,低调谦卑,甘于寂寞,隐藏锋芒,潜居抱道,待时而动,才更容易获得成功。这也是韬光养晦、大智若愚的道理所在。

4.世人都追逐功名富贵,为此汲汲以求,劳碌一生,最终往往得不偿失——失去了自我本性,失去了生命的自由和快乐。而那些追求内在丰富的人,淡泊名利,知足知止,因此能享受到更多清福,获得更多的自在与幸福。

5.在社会洪流中,个人也许如流沙,不能自主,只能随波逐流,但至少应该做到保持一份清醒和独立,做到出淤泥而不染,这样才能不至于失去自我,空被时代裹挟。否则,生命真是如同蝼蚁,如行尸走肉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二十章 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
    若齐阅读 206评论 0 0
  • 第二十章 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原文: 唯之与阿[1],相去几何? 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
    山东田夫阅读 998评论 3 31
  • 第二十章 众人皆醒我独醉 绝学无忧。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
    爱相续阅读 760评论 0 0
  •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想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暖阳_1332阅读 1,466评论 0 0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0,624评论 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