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能被改变,只能被影响

教育是一个国家要关注的重中之重,桥水基金的创始人瑞达里欧深入研究分析过,教育是影响一个国家命运的八个重要趋势的第一个。而家庭教育,无疑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说坏的家庭教育下的孩子大概率的孩子不会成才(因为有极少数家庭教育环境不好,但孩子成才的)而好的家庭教育不会教出来差的孩子。

我还记得上初中的时候,和班上的同学聊天,无意中听到有的男同学励志做鸭子。每天不用怎么出力,还有高工资,好像是一个不错的工作,直到我本周看到这本《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原来书中有和我同样经历的案例。

我是因为认同这本书的价值观,才有勇气读的这本书,我始终相信让自己变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然而,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只有初中文凭的爸爸,看到他的照片,我甚至不愿意相信他是个家庭教育的专家,是个陪读的爸爸。给我的感觉,他更像是是一个老干部,正襟危坐。(有点以貌取人了,但他的确和那些家庭教育的KOL们差距太大。

但是读完他的这本书,你就能感觉到他是一位极为细心,温暖的父亲。为了陪读,他把自己的企业关闭了,他尝过家庭教育的苦,因为自己的努力和改变,也拿到了家庭教育的果。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有以下三点:

1,孩子不能被改变,只能被影响

教育的意义是什么,茨威格说,教育的意义是让一个人站起来,教育是是让一个趴着的动物变成了站着的人。我周围的人很多人认为孩子的种种的不好的行为都是他天性这样的,也同样认为打骂孩子会有用。而作者说,孩子是看着大人的行为的,他又及其敏感的触角。家长们打骂孩子其实是自己没有办法了,或者说就没有反思怎么做才会更好。

我们是被打骂过来的,下意识就会用打骂等方式。孩子是要被批评的,同时我们同样要注意批评要有边界要讲究艺术,要有足够的孩子。

2,影响孩子的最有效方式是做好自己

战胜别人其实是很容易的一件事,困难的是战胜自己。我是一个跑步爱好者,演讲爱好者,阅读爱好者,我每天都想着如果学的更好,如何让自己汲取更多好的知识,如何让自己变成一个负责人的父亲。但是,我在家里仍然容易被手机牵走,被情绪带走,被诱惑控制。

我读过很多自律方面的书,也尝试过里面的方法,也了解到人的认知偏差。人就是有很多不靠谱的,柏拉图有个很好的比喻,他把人比喻成,一个车夫驾驶着马车,马车有一个白马,一个黑马;黑马是自己的本能,白马是自己的情绪,车夫是自己的理智,三者一起驾驶者人整个马车。然而,黑马大于白马,白马大于车夫,要想控制住自己不是,不要黑马和白马,而是三者和平相处。

3,做好自己的最有效的方式是去读书

很多家长都认为读书很重要,但自己从来不读书,这其实就是我之前的状态,有一个阶段我甚至认为读书已经过时了,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书中作者详细说明了,读书对父母做好自己的重要性,也说明了如何带领孩子一起读书,对我很有启发,推荐你去读一读。

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好的家育一定不是祈求学校,祈求社会,一定要从自己做起,书中有很多启发性的描述,相信你读完就一定有很多的收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