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总有大家认同的“拖延分子” 和“闷葫芦”。不管是对家长还是对老师来说,毋庸置疑,都是一件令人煞费心机头疼的一件事。
思想的火花补足了我的能量。一个月前,我开始挑选实验品,目的是挑选那些看上去像学习的而又成绩差的实验品。挑选出来仔细地拿他们做实验,经过仔细地研究,我发现他们并不是很笨,也不是所谓的“闷葫芦”。充当实验品的人员有:程迎宾、马世杰、苏佳涵、王伊诺、刘孟琪。他们身上只是缺少一种特别的被关注,基于自身基础弱,有心学习就是听不懂。底子弱,何以砌成墙?这几位同学,刚开始并不了解他们,只是感觉他们是班级的后腿,没有过多的关注过他们的特殊学习,现在想想真是后悔莫及!
近一两个月天气也冷的咄咄逼人,加之没有供暖设备一人一宿舍的我,时而会觉得冷清和孤单,于是乎,我决定要冲进学生堆,给他们送去课下的精神食粮,帮助物质匮乏的他们。若没有什么事时,就利用吃过饭后的两个点(中午点和晚间点)我就蹲在教室里,把他们组织成一排蹲点,这一蹲就是一个多小时,完全埋藏在学生中间,认真地辅导着这几位同学,外人是不容易发现我的。在这过程当中,有时不免会急得或气得两眼冒火,但还是保持有足够的耐心从基础讲解,令人欣慰的是,他们一点就通,并不是我认为的“闷葫芦”,真是孺子可教也!我觉得他们还是有希望的,不能抛弃他们。这就愈加地坚定了我课下辅导他们的信心。回想一下,这一个多月以来,我每天都有坚持过,看着他们一天天地爬楼一天天地进步,我感觉甚是幸福,甚是有种成就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愿意挪出休息时间一对一地对这几位同学进行辅导,把那种“在他们身上看不到希望和未来”的观念打消!让他们也感受一下被老师关怀的那种幸福和温暖是多么的有磁场!尽管这个蜕变的过程是漫长的,尽管一时看不到什么成效,严抓基础,再加上他们自身的努力,我想这样持续一年、两年甚至整个小学阶段,他们的地基会扎实的,必定坚不可摧!但凡有一点希望,只要坚持,我想必有华丽转身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