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随想曲

我坐在靠窗的位置,以便侧头观察着窗外的一举一动。

飞机驶入了跑道,渐渐地慢了下来。

然后,随着低沉的引擎声,机翼末端的小白灯开始颤动起来,四周的建筑急急向后驶去。更准确地来说,应该是被某种力量向后拽去——因为我也感受到了这股力量——它把我轻轻地压在了椅子上。事实上,一想到这足有几十吨重的铁皮疙瘩即将翱翔在天空之中,我便不由得惊叹起人类的智慧。

地面变得倾斜,观看建筑的角度从平视变成了俯视,然后又变成了俯瞰。地上的行人、车辆、建筑变得越来越小,取而代之的,是广袤无垠的黄土高坡。每当这时,大自然的杰作才能完整的展现在我的眼前。于是,我索性把额头贴在了窗户上:
呵!这是怎样一片广袤的大地啊!一望无际的黄色充满了整个平原,从脚下一直连绵到尽头;一条条干涸的河道刻刀一般在这画布上向下嵌,刻画出不计其数的随意的纹理。定睛一看,那纹理又变幻了,变成了山与山的间隙,平原也随之变了,成为了秃秃的、阶梯状的土山。山、平原、河道互相交织映衬,甚至令我有些分辨不清了。

飞机继续往上,不想一道蓝灰色的界限却跃入眼帘:灰色之上,是湛蓝无比的苍穹,灰色之下,才是大自然含辛茹苦打造的大地。霾,这是霾,我立刻想到,这是我登上飞机以来第二次让我惊叹的人造物。霾的灰,不如阴天的灰一样低垂而沉闷,也不如水墨画里的灰一样儒雅闲适。它的灰是一种变换的、卖俏讨巧的灰——倘若平日里看,你会觉得它若有若无而人畜无害——但此时在飞机上它才会显示出霸道的一面——这团灰色盘踞在高原的上空,正以其他物品绝不可及的高度和广度宣示着自己绝对的领空权。

盯着那团蓝灰色,我才理解了故乡那白的病态的天空。我不禁联想到了感冒咳嗽的奶奶,想到了那见方不足三十平的小屋子,想到了我所深爱着的这片土地。但是,当我又想到笼罩了我深爱的一切的灰色的霾的时候,我不禁扪心自问,人类到底是不是伟大的存在吗?

穿进云层,飞机仍保持着上升的趋势,然而大地却看不见了。再过一会,眼前只剩下了一片冷冷的皑皑的雾色,我便转回了头。天花板上的灯是黄色的,柔和却不够亮堂,令舱内有些昏暗。座椅的蓝色在这光的映衬下更显得浑浊,好似黑夜的紫,昏昏沉沉的。乘客们仿佛被氛围所感染,向后贴着椅背,侧着头,微闭着眼,有的嘴边还挂着口水,试图进入梦乡。

然而大自然却不领情,它裹挟着气流向飞机发起一波一波的冲击。一块薄雾,一次震颤。飞机在这气流中摇摆不定,舱内的提示灯也闪烁不停。有一两个刚睡熟的乘客辗转反侧,抱怨起来。但是最终,飞机还是赢下了这场与大自然的隐形的斗争,飞机不在颠簸,机舱不久也重回了宁静,深蓝色的天空浮现在了窗前。

扭过头,我盯着窗外机翼上的忽闪忽闪的小白灯,舱内舱外,一切是那么的安宁。

然而,我却无法入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谁曾在年轻时到过一座大城,奋身跃入万千生命热望汇成的热气蒸腾,与生活短兵相接,切肤体验它能给予的所有,仿佛做梦,却...
    小二不2阅读 3,173评论 0 1
  • 小小的拱桥是我们对桥最初的印象。 直到驱车沿着渭河沿岸三百多公里,看到越来越多,形态各异的桥,才知道,原来除了弯弯...
    西域婉风阅读 3,038评论 18 20
  • 今天脑海里一直问自己东华助教的那句话‘我持续不肯投降的是什么?’ 晚上散步在街头知道答案了,我不肯投降的是...
    徐丽红阅读 994评论 0 3
  • 在飞机上吃了两顿咖喱饭,有一顿是阿拉伯风味的咖喱饭,味道实在是有点怪。所以,前天晚上睡觉前肚子其实就咕咕叫了。最终...
    虫虫菌阅读 5,160评论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