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透》:关于30个热门话题的思考

《通透》

【中】杨思维 著

杨天真,本名杨思维,1985年1月25日出生于江西南昌,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导演专业,后获得北京大学EMBA硕士学位。她是壹心娱乐的创始人及CEO,同时也是Plusmall大码时尚女装品牌的主理人。

这是她发行出版的第二本书,我是因为她活得很通透,不内耗,有思考深度,所以才喜欢她,也想进一步了解她的。

这本书聊了30个话题,我截取了其中26个话题中对我有启发的句子,分享出来给到大家。

01

关于上瘾:

①一个人之所以产生上瘾行为,是因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找到爱与价值,或者是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挫折,且无法缓解这种迷茫与痛苦,于是用酒精、赌博、游戏、刷各种社交平台等方式转移注意力。

②与积极上瘾挂钩的是另一种内源性肽类物质,也就是被称为“快乐激素”的内啡肽(endorphin),它同样会给人带来愉悦感,但它属于大脑的补偿机制。

02

关于好胜心:

①不要跟与自己有亲密关系的人进入盲目比较的状态。

②罗素在《幸福之路》中说: 第一,被好胜心支配的人往往会陷入虚荣和贪心的深渊中。 第二,好胜心会让你过度关注竞争对手而打乱自己的节奏,浪费精力和时间。

③好胜心来源于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没有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 第二,自卑心态。

03

关于从众心理:

①社会心理学关于从众的定义是,由于群体的压力而改变个体自己的行为或信念。我们从正反两面来看“从众”。

②对多数人来说,从众是一种自我保护和低成本、高效率的决策方式。

③最重要的是,事情的是非对错,不以你是站在更多人的层面还是更少人的层面而转移。不管你是随大溜还是特立独行,归根到底你要想清楚这个决定是否适合你自己,以及你是否真的接受它。

④当你能有一种“别人如何选择都与我无关,我已经想清楚自己是否需要一段婚姻和一段什么样的婚姻”这样的想法时,你自然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⑤所谓自洽,就是找到让自己舒服的状态,以这种方式不纠结地活着。

04

关于钝感力:

①真正“好”的敏感应该是,你能洞察到对方想表达什么,对方真正需要并在意的事情是什么,什么东西可以令他产生安全感,什么东西可能会让他焦虑。

②我们控制不了世界的变化,但是我们可以学着掌控自己的情绪、感受反馈,这就是外部世界与内部世界的巨大区别。

③钝感力的核心是——面对你再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的事情,能积极调整心态。

④我有个朋友很有意思,每次被人冷嘲热讽他都特别开心,因为他觉得别人嘲讽他一定是嫉妒他过得好,这就说明别人过得特别不好;

⑤这种焦点效应(spotlight effect)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度。

05

关于共情:

①共情的核心是一个人要有完善的自我系统,能对自己的情绪、情感、时间、精力做好管理

②就像有人在倾听别人不幸遭遇的时候特别容易陷进去,进而对这个人有了补偿心理,产生移情。

③先有自我,再去共情。

06

如何处理嫉妒心:

①个体与他过高的目标之间的鸿沟以自卑情结的形式展现出来。……他开始花时间权衡别人的成功,一直在研究别人对他的看法或者别人的成就。

②毕竟连加菲猫都知道“如果你不能击败你的敌人,那么就加入他们”。

07

如何面对偏心偏爱:

①有些偏心真的不是故意的,是机缘巧合的设置,我们只是没有那么幸运地成为被眷顾的人,但是被偏爱后的有恃无恐也不是什么好事情,有时候反而不被偏爱的那个人会因为自己的努力得到更多。

②公司发展得好不好,是老板的任务,员工只需要关注自己的任务和成长路径即可。

③我当然倡导公平,但同时我们要认清,不公平的存在,是一种常态,大多数时候我们无法解决不公平这件事,我们要解决的是当这件事发生在我们身上时,我们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和行动来应对。

④这里其实是要做一个决策的——我要怎么处理我的情绪,是顺着情绪走,还是控制它?

08

警惕宽容

①但我们释放宽容信号的前提是对方值得这份尊重。

②宽容是你允许别人犯错,纵容是你一而再再而三地接受别人犯错。

09

关于贪婪:

①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10

关于自卑:

①这种自卑是有目的的,它的“目的”就是“逃避行动、避免失望”。

②先确认哪些人喜欢你,然后分析他们喜欢你的原因,以及你容易获得他们的认可的原因。

11

关于偏见:

①既然知道自己也是带着偏见的人,那就不要轻易表达自己的结论,更不要拿自己的所谓结论当真理去指点别人的人生或者轻易评价别人,这于人于己都不公平。

12

关于做事鲁莽:

①所谓鲁莽,就是行动比脑子快,可能慢一点儿就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够妥当的,但由于这个习惯出于自己的本能,或者是第一反应做出决定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所以会做出很多不经思考的事情。

13

关于多嘴:

①多嘴之人的故意泄密动机也就能分析出来了——希望通过秘密的传递和别人建立信任关系。

14

关于爱:

①同一份爱里,每个人的浓度不一。

②其次,学会“麻烦”父母,让他们觉得被需要。

③最后,学会控制自己,不去评价他们做事的方式。

④证实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拥有相同的态度、信仰、价值观,甚至生活作息习惯相近的人都更有可能会成为朋友、情侣、夫妻。

15

关于操纵:

①第一点,看对方提要求后会不会给支持。

②第二点,看对方会不会否认你的感受。

16

关于爱管闲事:

①又或是以“性子直”为外包装、内核是没有边界感的朋友。

②身在职场,事务性问题可以沟通和解决,习惯和能力问题也能想办法改正和提升,但最忌选择逃避。

17

关于瓶颈:

①物理学上有个定律叫熵增定律,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流动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带来的结果是——事物,包括我们的宇宙,会自发地向混乱、无序的方向发展。

②给你带来瓶颈期的东西叫作不确定性,而能战胜甚至征服世界上所有不确定性的就是你的反脆弱性

18

关于画饼:

①所有会被空谈打动的人,基本上都是因为对美好未来有预期,但是对现实认知有盲区。

②能够抓住机会的人,一定既具备洞察能力又具备极高的实践能力,两种能力缺一不可,而你,还差得远呢。

19

关于轻言放弃:

①有一本书叫做《微习惯》,里面提到,想养成一个习惯的最好方式就是从最微小的习惯开始。比如,你想养成每天看书的习惯,那就从每天抽出五分钟看书开始。微习惯的本质其实就是最小行动。

20

关于互相指责:

①这就是人性中的阴暗面。当知道自己不必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的时候,人就会肆意妄为。

21

关于安全感:

①一个健康的“职场人设”应该是:明确哪些事情能商量,什么原则不可侵犯。

②她把自己当天早起做的创意方案拿出来分享,得到了一致好评。之后大家聊天的时候,她才透露其实自己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不通宵、把晚上的时间留给家庭生活是她的原则,在合理的工作时间内高效率地产出是她的工作方式。

③如果你判断自己是个“职场老好人”,并想摆脱这个标签,请暂停阅读两分钟,先思考清楚自己想要的“职场人设”究竟是什么。

④往往在遇到危机的时候,人会更倾向于选择伤害那个反弹最小的人,这是人的一种本能。你也不必因此责怪他,他只是没那么勇敢、承受力没那么强而已。

⑤晓萌是恋爱中的体验主义,注重两人的互动与情感交流;而男友看起来是一个务实的人,考虑的是两人未来的物质基础。

22

关于自律:

①“真自律”的人一定都掌握了自己的“自律配方”。

②我们应该追求的是某一个或几个自己力所能及的自律,而不是要求自己做到全方位的自律。

③我把我的精力和时间分配在我认为重要的事情上,而不受他人影响觉得外形对我是很重要的干扰,不在自己不在意也做不好的事情上浪费时间精力,这本身就是一种自律。

23

关于功利心:

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24

关于虚荣:

①一个人如果虚荣的配比过高,其实正说明了他还没找到自己真正的价值所在。在找到之后他自然就会明白,什么是只满足他虚荣心的事,什么是他真正喜欢和想要做的事,自己内心到底在意的是什么。

25

关于主动:

①学生思维最核心的特点就是被动。总要等着被安排工作、被检查结果、被打分、被评价。

②学生要做的是闭卷考试,而职场是开卷考试,甚至是要自己给自己出题的考试。带着闭卷考试的心态来参加开卷考试,那挂科的肯定是你。

26

关于讨好型人格:

①如果你判断自己是个“职场老好人”,并想摆脱这个标签,请暂停阅读两分钟,先思考清楚自己想要的“职场人设”究竟是什么。

②因为我给自己的设定是:“你本来就一无所有,还有什么怕失去的?”

③我们拿什么标准来判定自己的是非对错呢?答案是用我们慢慢形成的“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④第一,能明确自己的目的;第二,能理清他人行为背后的逻辑;第三,能放下对人性的幻想和对他人的期待。

以上今天分享,感谢你的阅读,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顺手点个赞+在看+关注哟,让我们一起遇见最好的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