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去过东京,只是在各种影视作品里看到过东京的样子。
《东京物语》中,我跟随一对上东京看望子女的老夫妇,看到了二战后高速发展的东京,高楼大厦鳞次栉比;
在《东京爱情故事》里,我第一次看到现代化大都市里的年轻人是如何生活的,东京给我的印象也不再冷冰冰;
而到了《东京女子图鉴》中,我不仅见到了东京的快节奏都市生活,也看到了东京那些极具生活气息的街区,不由地心生向往,希望有一天能去东京的街头走一走。
不过,想要了解一座城市,光靠影视作品可能还不够。因为,影视作品是经过了创作者的设计与选择的,我们只能从中获取到局部的信息。
最近读了一本关于东京的纪实作品——《平成东京十二面相》,让我又对东京这座城市有了新的印象。
光看书名,你可能会和我一样,以为这本《平成东京十二面相》是本推理小说,实际上它是一本纪实文学,里面一共有十二篇文章,分别从十二个不同的侧面描绘了东京这座城市从昭和到平成五十多年来的变化,所以叫“十二面相”。而这十二篇文章则均选自一个叫做《文艺春秋》的刊物。
《文艺春秋》是日本一家已有一百年历史的文学刊物,由日本小说家与剧作家菊池宽于1923年创办,如今已拥有数十万读者。大名鼎鼎的文学奖项芥川奖和直木奖就是菊池宽创立的,初期都是由文艺春秋社办理和负责经费。
2016年,为了迎接(原定于)2020年举办的东京奥运会,并致敬著名作家开高健在第一次东京奥运会之前撰写的经典纪实文学《直击东京》,《文艺春秋》设置了一个名为“五十年后的《直击东京》”栏目,邀请多位知名的非虚构作家参与创作。
2019年是日本平成年代的最后一年。这一年的4月,明仁天皇宣告退位。5月,皇太子继位,成为德仁天皇。新的时代拉开序幕。
《文艺春秋》编辑部从“五十年后的《直击东京》”专栏中挑选出了十二篇文章,重新修订和编辑后汇总成了这本《平成东京十二面相》。
通常,我们认识一座城市,都是先从整体入手。了解这座城市的轮廓,主要的街道,标志性的建筑,代表性的景点,和一些广为流传的特色食物。我们所能看到的,都只是它炫丽繁华的表象。而对于生活其中的具体的人,却往往难以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平成东京十二面相》中,这些曾获得大宅壮一非虚构文学奖的作家们,用自己清醒克制的笔调,从各个出人意料的角度入手,在浮光掠影的繁华都市景象下,为我们展现出了东京这座国家化大都市背后复杂的真实的面貌。
在《哥斯拉和超高层公寓》中,高山文彦注意到,这五十年间东京的摩天大楼越来越多,大家似乎已经习惯了这些高耸入云的巨型建筑的存在,连电影中的怪兽哥斯拉的身高都在逐年增高,否则怎么能在东京城里造成巨大的破坏呢?
而这些超高层建筑除了容纳更多的人之外,它会带来什么被人忽视的后果呢?在这里,我第一次听说“高处无感症”这个词语。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生活在高层建筑里,他可能就真的对高处完全不会感到害怕。原来,人类作为生物所具备的感知高处危险的本能,真的可以被后天的环境重新塑造。
还有那篇《当下年轻女性热衷参拜神社》,让我想到最近很火的段子——
““在上班和上进之间,90后选择了上香。”
“在求人和求己之间,00后选择了求佛。”
“在努力赚钱和艰苦奋斗之间,我选择了感动上天。”
听起来有些荒谬,却是当下的普遍现实。各大媒体在批评这类现象之前,有没有思考过,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本质是什么呢?
选择进入寺庙的年轻人,无论是想缓解焦虑还是躲避压力,都无可厚非,因为寺庙外的环境已经没有一个可以让他们放松身心的地方了。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读完全书,对东京这座素未谋面的城市,我仿佛有了更多的了解。至少我知道,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和每天与我擦肩而过的人们,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