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的牧羊人》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们沿着山路,又向上爬了大约二百米。他停了上米,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他是在种橡树! 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看起来他并不在意。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
学生在品析完动作描写,我顺势总结这些动词具体形象地再现了牧羊人一丝不苟地种橡树的情景,再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在“他是种橡树”后用一个感叹号?
学生甲举手说:这个感叹号表现了“我”看到牧羊人种橡树的惊喜。
我问:“我”看到牧羊人种橡树为什么会惊喜?
学生甲继续说:“因为这块地并不是牧羊人的地,而牧羊人却在别人的土地上种橡树,“我”看到牧羊人毫无私心、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高尚品质。
我评:“不错,能联系语境来理解。”
学生乙:“我弄清了自己的疑惑,所以惊喜。第七自然段写牧羊人认真仔细挑选橡子,第八自然段也写道,牧羊人没有带木棍,而是拿了一根一米半长、大拇指粗的铁棍。到这里,我看到牧羊人种树,才知道之前挑选种子,拿铁棍是要种橡树。”
“作者开始并不说明牧羊人要种橡树,只写他挑选种子、拿铁棍,让读者也很疑惑,这是什么写作手法?”我追问道。
“欲扬先抑。”学生丙说。
“欲扬先抑应该是要表扬先贬低,这里是先说牧羊人认真挑种子,并未贬低,所以不算欲扬先抑。这里是先只说做什么,而不说做这件事是为什么,让读者产生疑惑,这种写作手法是什么呢?”
“设悬念。”学生丁说。
“对的,‘我’之前并不明白牧羊人挑橡子、拿铁棍要干什么,这里终于明白了,所以用感叹号,以表达‘我’恍然大悟的惊喜。”我总结道。
一个感叹号,隐藏着诸多潜台词。若能引导着学生从这样的细致处探秘,便能在文字深处慢慢咀嚼出语文的香醇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