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历史留名,得先“命硬”

    浅读历史人物故事,会无数次惊叹于他们的天纵奇才,折服于他们的高洁品格,羡慕于他们的恣意洒脱,也深深遗憾于他们的英年早逝……每每看到这里,心里总是忍不住设想:如果他们没有早早逝去,历史的车轮又将驶出怎样的轨迹。如果……历史长河中,最无奈的词莫过于如果。历史中存在过的诸多人物,他们不乏雄才伟略和经世致用的本领,但最终往往敌不过死亡,所以我想,要想历史留名,还是得先“命硬”呀。

      说起这样的英雄人物,我想起了三国时期东吴的孙策,他作战勇猛,格局远大,正是他打下了江东六郡,结交了一批良臣猛将,打下了吴国的基础。然而,天妒英才,26岁的孙策被毒箭射伤,遇刺身亡。后人评价:孙策不死,便无三国。再一次想要感叹如果这个词,如果孙策“命硬”一点,历史的车轮将驶向何方?

      世人多以为亲手结束了大汉王朝四百年江山的魏文帝曹丕是曹操长子,其实不然。宛城之战中,长子曹昂为了掩护曹操,殒命于此。而天生聪慧,宽宏明断的曹冲也深得曹操喜爱,只能道一句造化弄人,公元208年,十三岁的曹冲得了重病,全力施救,却仍抓不住曹冲命运的脉搏。文帝常言: “家兄孝廉,自其分也。若使仓舒在,我亦无天下。”最终,“命硬”的曹丕问鼎天下。

      作为中国封建历史上唯一一位从一无所有逆袭为帝王的“草根皇帝”,朱元璋的“命”不可谓不“硬。”朱元璋在家排行老八,从小靠给地主家放牛为生,后因灾祸,不到半个月,他的父亲、母亲、大哥相继去世,只剩下他和二哥。在后来的无数次战争里,无数次磨难里,朱元璋最终登基称帝,建立了大明帝国,后世评价他“文致太平,武定祸乱”。

      而作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得以继承大统的缘由不得不说与“命硬”有着很大的关系。康熙是顺治帝的第三子,按照嫡长子继承大统的话,康熙的排序并不乐观。当顺治帝临终前关于继承人征求汤若望的意见时,康熙得以中选的理由便是他是唯一出过天花还活着的皇子。最终,康熙登上帝位,平三藩,收台湾,平叛乱,开启了康乾盛世。

      纵观古今,乱世争雄的洪流里,波诡云谲的斗争中,最终获胜的,往往不是最勇猛、最聪慧的那一个,但我相信,他一定是个“命硬”的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