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70后、80后、90后一起读过的小学课文,继续一起回忆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吧:
蝙蝠和雷达
晴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越来越近,才看清楚是一红一绿的两盏灯。接着传来了隆隆声,这是一架飞机在夜航。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试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西门豹
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去管理漳河边上的邺。西门豹到了那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就找了位老大爷来,问他是怎么回事。
老大爷说:“都是河伯娶媳妇给闹的。河伯是漳河的神,每年要娶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要不给他送去,漳河就要发大水,把田地全淹了。”
西门豹问:“这话是谁说的?”
老大爷说:“巫婆说的。地方上的官绅每年出面给河伯办喜事,硬逼着老百姓出钱。每闹一次,他们要收几百万钱;办喜事只花二三十万,多下来的就跟巫婆分了。”
西门豹问:“新娘是哪儿来的?”
老大爷说:“哪家有年轻的女孩子,巫婆就带着人到哪家去选。有钱的人家花点儿钱就过去了,没钱的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女孩儿被他们拉走。到了河伯娶媳妇那天,他们在漳河边上放一条苇席,把女孩儿打扮好了,让她坐在苇席上,顺着水漂去。苇席先还是浮着的,到了河中心就连女孩儿一起沉下去了。有女孩儿的人家差不多都逃到外地去了,所以人口越来越少,这地方也越来越穷。”
西门豹问:“那么漳河发过大水没有呢?”
老大爷说:“没有发过。倒是夏天雨水少,年年闹旱灾。”
西门豹说:“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西门豹带着卫士,真的来了,巫婆和官绅急忙迎接。那巫婆已经七十多岁了,背后跟着十来个穿着绸褂的女徒弟。
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巫婆叫徒弟把那个打扮好的姑娘领了来。西门豹一看,女孩儿满脸泪水。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架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巫婆在河里扑腾了几下就沉下去了。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官绅的头子投进了漳河。
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连气也不敢出,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着又要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
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西门豹说:“好吧,再等一会儿。”过了一会儿,他才说:“起来吧。看样子是河伯把他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
老百姓都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从此,谁也不敢再提给河伯娶媳妇,漳河也没有发大水。
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开凿了十二条渠道,把漳河的水引到田里。庄稼得到了灌溉,年年都得到了好收成。
科里亚的木匣
战争开始的时候,科利亚刚学数数,只会数到十。他从家门口开始走数了十步,就用铲子挖起坑来。
坑挖好了,他把一个木匣放进坑里。木匣里盛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有冰鞋、小斧头、小手锯和其他小玩意儿。他放好了木匣,盖上土,用脚踩实,还在上面撒了一层细沙,免得被人发现。
科利亚干嘛要把这些东西埋起来呢?因为德国法西斯快打到他们的村子了。科利亚和妈妈、奶奶决定离开村子,到喀山城去躲避。家里的东西不能都带走。妈妈把有些东西放进箱子里,从家门口起,走了三十步,箱子埋在地下。科利亚只会数到十,就量了十步,埋下了他的木匣。
就在那一天,妈妈、奶奶带着科利亚到喀山去了,在那儿住院了差不多四个年头。科利亚长大了,上了小学,数数能数到一百多了。
法西斯终于被赶走了。妈妈、奶奶带着科利来回到了家乡。他们家的房子还在,屋里的东西却被法西斯抢走了。
妈妈说:“不用难过,我们还有一些东西在地下哩。”
妈妈从家门口朝菜园走了三十步,挖出了她埋的箱子。她高兴地说:“算术真有用。如果当初我随便挖个坑把箱子埋了,现在就不好找了。”
科利亚也拿来铲子,从家门口起量了十步,动手挖起来。他挖呀,挖呀,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找到匣子。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找到。
小伙伴们围上来,都朝着科利亚笑:“你的算术不管事啦!也许,法西斯把你的宝贝挖走了。”
科利亚说:“不会的,敌人连我们家的大箱子都没挖走,还能找到我的小木匣吗。这里面一定有原因。
科利亚丢下铲子,坐在台阶上,用手摸着脑门儿想。,突然他笑起来,对小伙伴们说:“我知道是怎么回事啦!木匣是我四年前埋的,那时候我还小,步子也小。我现在九岁啦,步子比那时候大了一倍,所以应该量的不是十步,而是五步。你们看,我马上会找到我的木匣子。“
科利亚量了五步,又动手挖起来,不多一会儿,他果然找到了木匣子。
科利亚高兴地说:“伙伴们,今天我不光找到了匣子,还懂得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一天天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么?”
陶罐和铁罐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
许多年代过去了。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物,发现了那个陶罐。
“哟,这里有一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得叫起来。
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现在人们已经把“坐爱”这句玩坏了,因为是谐音,可以打情骂俏,还可以打诨插科,含糊不清的暧昧用古人的诗句“玩笑的”说出来。
爬山虎的脚
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我家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墙爬上去,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似乎想起语文老师讲这篇课文的音容笑貌。
课间十分钟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快步走出教室,到操场上参加自己喜爱的课间活动。校园里顿时沸腾起来。
校园的东墙边,有一张乒乓球台。球台的四周围满了同学,不时传来喝彩声和欢笑声。乒兵小将们打得多认真啊!他们你推我挡,一个球常常打了十几个回合还不分胜负。
球台右边的大槐树下,也围着一些同学。他们在爬竿。一个大同学刚从竿上滑下来,一个小同学纵身一跃,用力抓住竹竿,像敏捷的猴子,迅速地爬了上去。不ー会儿,他就爬到了竿顶。多高兴啊,他笑着向下张望。
“丢沙包”是同学们十分喜爱的活动。操场的西墙边,这一组,那一组,玩得多带劲儿!两头丢包的同学密切合作,向中间的同学发动猛攻。中间躲包的同学非常沉着,眼睛盯着沙包飞来的方向,左躲右闪,蹦来跳去。沙包飞来了,只见这个同学轻巧地一抬腿,沙包嗖地从裤腿边飞了过去。沙包又从背后飞来了,她猛地一转身来个海底捞月,抓住了沙包。他们蹦啊跳啊,心里多么欢畅。
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彩。看,操场中间,有的跳皮筋儿,有的跳绳,有的踢毽子。最有趣的是一年级的小同学,他们由老师带着,在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呢。
现在的00后,10后,以后的所有孩子,再也不会玩我们那时候的游戏活动了。但是,有的游戏活动名称必须记下来,趁着我还记得的时候,说不上会有什么用呢。文中那个“豆沙包”活动,我们这里叫“打过关”,玩法一样,沙包是用布缝成成人拳头大小的正方体,里面有装玉米粒的,小米的,高粱的,等等都可以。那时候踢毽子也叫踢口袋,毽子对孩子来说太脆弱了,一个沙包可以玩一个暑假。
其他的游戏活动我只写名字了,玩法就不提了。比如:跳皮筋儿,扇片子,抽尜,打老爷,藏猫儿,弹玻璃球,滚车轱辘,过家家儿,雨天后在地上扎针,十狼一虎智力游戏,五虎智力游戏等等。
太阳还没有出来。东边灰暗的天变成暗红色的了。天上的云像放牧的羊群,像飞奔的马,像摔跤的大力士,像起舞的仙女,在不断变化着。东边的云渐渐地红了,亮了。
太阳出来了。先是一线,像红色的线;不一会儿,像烧红的镰刀,像半只橙红的橘子;一转眼,太阳像红色的大气球,慢慢地从东方升起来了。
阳光躲过云彩,穿过树丛,透过晨雾斜斜地慢慢地密密地洒满了大地。拖拉机突突地下地了。农民骑着自行车、摩托车,三五成群地下地了。
田野的早晨是令人神往的。这令人神往的美景是大自然给予的,也是人们用劳动创造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