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虫:5.增量爬取和去重

增量爬取和去重

增量爬取

当一个站点有数据更新的时候,需要进行增量爬取,通常有以下集中情况

  1. 某个特定页面数据更新

  2. 新增了页面

情况1的时候,我们对此特定页面的内容做哈希,当然要去除动态变化的那一部分,比如有的页面有验证码或者日期,程序定期执行,在执行的最开始检测此页面的哈希值跟上次抓取是否有变化,如果有变化就开始抓取。

情况2的时候,我们会对页面入口内容做哈希,并且存储分页面的URL哈希值,如果页面入口哈希值发生变化,获取新增的页面url列表,在这里需要用到url的去重,和数据去重类似,采用redis集合类型处理。

redis集合类型不允许添加重复的数据,当添加重复的时候时,返回0,并且添加失败。我们将所有的url list存入redis集合,当页面入口变化时,进行页面url去重,只抓取新增的页面。

爬取结果去重

结果去重常用的有两种方法:

  1. 布隆过滤器
  2. redis集合

布隆过滤器

其中布隆过滤器是通过写文件的方式,多个进程使用需要添加同步和互斥,较为繁琐,不推荐多线程/进程的时候使用,另外写文件是磁盘I/O操作,耗费时间长,可以累积到一定数量再一次写入,或者利用上下文管理器在程序结束或异常退出时一次性写入。

class Spider(object):
    def __init():
        # 布容过滤器初始化
        self.burongname = 'test.bl'
        if not os.path.isfile(self.burongname):
            self.bl = BloomFilter(capacity=100000, error_rate=0.000001)
        else:
            with open(self.burongname, 'rb') as f:
                self.bl = BloomFilter.fromfile(f)
    
    def __enter__(self):
        u"""
        上下文管理器进入入口
        """
        return self

    def __exit__(self, *args):
        u"""
        上下文管理器,退出出口
        """
        if self.conn is not None:
            self.conn.close()

        with open(self.burongname, 'wb') as f:
            self.fingerprints.tofile(f)
    def get_infos(self):
        """
        抓取主函数
        """
        # 布隆过滤器使用部分, x为抓取到得数据
        x = json.dumps(i)
        if x not in self.bl:
            self.bl.add(x)

if __name__ == '__main__':
    with Spider() as MSS:
        MSS.get_infos()

上下文管理器,在主函数执行之前执行 def enter ,在程序运行结束或异常退出时执行def exit, 上下文管理器还可以用来统计程序执行的时间。

redis集合

使用redis集合去重能够支持多线程多进程.

利用redis集合无重复数据的特点,在redis建立集合,往其中添加数据的sha1值,添加成功返回1,表示无重复,添加失败返回0,表示集合中已经有重复数据

使用: 步骤:1. 建立redis连接池 2. 重复检查

下面的例子是接口,并提供example。

[Redis]
server=192.168.0.100
pass=123@123
# -*- coding:utf-8 -*-

"""
File Name : 'distinct'.py
Description:
Author: 'chengwei'
Date: '2016/6/2' '11:45'
python: 2.7.10
"""

import sys
import hashlib
import os
import codecs
import ConfigParser
import redis

reload(sys)
sys.setdefaultencoding('utf-8')

"""
利用redis的集合不允许添加重复元素来进行去重
"""


def example():
    pool, r = redis_init()
    temp_str = "aaaaaaaaa"
    result = check_repeate(r, temp_str, 'test:test')
    if result == 0:
        # do what you want to do
        print u"重复"
    else:
        # do what you want to do
        print u"不重复"
    redis_close(pool)

def redis_init(parasecname="Redis"):
    """
    初始化redis
    :param parasecname:
    :return: redis连接池
    """
    cur_script_dir = os.path.split(os.path.realpath(__file__))[0]
    cfg_path = os.path.join(cur_script_dir, "db.conf")

    cfg_reder = ConfigParser.ConfigParser()
    secname = parasecname
    cfg_reder.readfp(codecs.open(cfg_path, "r", "utf_8"))
    redis_host = cfg_reder.get(secname, "server")
    redis_pass = cfg_reder.get(secname, "pass")

    # redis
    pool = redis.ConnectionPool(host=redis_host, port=6379, db=0, password=redis_pass)
    r = redis.Redis(connection_pool=pool)

    return pool, r

def sha1(x):
    sha1obj = hashlib.sha1()
    sha1obj.update(x)
    hash_value = sha1obj.hexdigest()
    return hash_value

def check_repeate(r, check_str, set_name):
    """
    向redis集合中添加元素,重复则返回0,不重复则添加成功,并返回1
    :param r:redis连接
    :param check_str:被添加的字符串
    :param set_name:项目所使用的集合名称,建议如下格式:”projectname:task_remove_repeate“
    :return:
    """
    hash_value = sha1(check_str)
    result = r.sadd(set_name, hash_value)
    return result

def redis_close(pool):
    """
    释放redis连接池
    :param pool:
    :return:
    """
    pool.disconnect()

if __name__ == '__main__':
    example()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Spring Cloud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快速构建分布式系统中一些常见模式的工具(例如配置管理,服务发现,断路器,智...
    卡卡罗2017阅读 135,767评论 19 139
  • 本文将从Redis的基本特性入手,通过讲述Redis的数据结构和主要命令对Redis的基本能力进行直观介绍。之后概...
    kelgon阅读 61,423评论 23 625
  • 1 Redis介绍1.1 什么是NoSql为了解决高并发、高可扩展、高可用、大数据存储问题而产生的数据库解决方...
    克鲁德李阅读 10,801评论 0 36
  • 艾斯压阵 一盏灯, 一片昏黄; 一简书, 一杯淡茶。 守着那一份淡定, 品读属于自己的寂寞。 保持淡定, 才能欣赏...
    审判spp阅读 36,816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