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写10份产品体验报告,我学到了什么

1.产品横向分析

产品定位:写出产品形态,产品解决了什么问题

功能架构:功能结构思维导图

核心流程:包括核心业务流程,核心功能流程

核心功能:列举产品的核心功能

2.用户分类、需求分类

用户属性:根据艾瑞指数推测性别,年龄,地域

用户分类:根据产品定位分类,根据功能分类,根据内容分类,甚至是根据用户评论分类。或按专业程度分类

需求分类: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兴奋型需求

3.纵向分析-版本迭代

总结版本迭代规律:例如围绕基本功能优化,促进用户参与、增加粘性,加入社交元素,变现要求等

重大版本分析:介绍,为什么这么做,用户评论反馈怎么样,下载量有没有变化(如果没变化,那几乎没有起到拉新作用)

4.功能点分析

某些亮点功能分析,分析需求、目标,交互、UI。交互包括静态的布局(分类和优先级),动态的操作流程

5.运营推广

社区产品冷启动:内容填充、用户引导、引入KOL

产品运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线上发起活动,增加活跃和增加内容;线下组织用户聚会,增进用户联系

营销推广:例如邀请明星,结合热点话题举办活动等

6.竞品对比

基本数据:ASO排名、日活、留存、市场渗透率

产品定位对比

解决同一需求的相同点

解决同一需求的不同点

7.行业分析

行业的发展:从过去到现在

用户需求:行业用户需求

市场格局:市场占有率

趋势预测:未来行业将怎么发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