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合肥文友相会,我之畅想

文/海峰之漂  【微信:nbry888】

这是一篇仅凭想象之作,未列入的人,未构思全的情景,请多包涵!


图片发自简书App

合肥,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该地而得名。它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

明天,也就是6月9日,在合肥这座城市,将有一群人,一批同志,一帮因为对文字热爱的人在这里相会。

这是一场文友群英聚会,他们或曾相识,或曾在这初识,因文字世界中的情,字里行间的爱,学习中的帮,练习中的赞把他们汇聚在一起。

他们不似亲人姊妹,兄长大哥,却如同久别的亲人般,心早已在那座城市相拥相悦。

我已知道,我的老乡一紫中午已抵达目标之地,在齐齐的带领下先目睹三国圣地。我还晓得北大中文才女坐了十一个小时车从中国的南部城市赶来。我还得知雪梅姐姐买了今晚七点多的高铁票从上海启程。还有更多的人即将或正在此聚的路途中。

山高路远,跋山涉水这已不是距离的问题,而心早已到达了梦想之地。

就在昨天,晓风哥已早早的发布了合肥文学相会的预想之作。这不是他的猜想,不是他的奢望,而且此刻已成为他启程的激动、兴奋之情。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又将是一次刷起简书,激起群内波澜的相会,在此次相逢之后,必有大量关于此行之作刷新简书。

群内还有百余位姊妹兄弟如我一般,因种种的原因不能飞驰而去,想必那份羡慕期盼的心田早已溶进了明天的相会中。

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在与人相会的过程,也是人生体验的享受过程,或是言,或是行,或是举止,或是礼仪,无一不让你折服钦佩。

有差距的地方才值得进步,有残缺的地方才有了追求。

我能想象的到,群英围坐一桌,谈南北东西的美食文化,人情世故。畅期盼敬意之心,更少不了一些“文星”谦虚不傲的为大家分享文字路上的精华圣经,文字的小白们定不舍得这份精髓的流逝,记录着,聆听着,感悟着,揣摩着……。

来简书,来齐齐群已有几月,虽不是频频之声,也未日日笔耕,但能在这份环境中感受到各位的光与热,爱与恨,付出与回报。

或有身边故事,或有亲身经历,或有干货分享,或有文学世界的猜想与虚构。

但无论何等的文字输出,都突显了我们彼此的文笔、笔风。

图片发自简书App


明天,不是因为合肥的天气灿烂,也不是因为这座历史之城而美,而是因为来自四海五湖的这些群英、这些俊男靓女,这些为文字孜孜追求的人而美。

这份美,是未能赴约文友的遗憾之美,这份美,是相聚之人此生难忘之美。

这份美,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份美,是笔耕在路上人的助燃剂。

因为这一群人,在文字的世界我看到了草根的逆袭。

因为这群人,我看到了不会码字的人如今下笔如有神。

因为这群人,让我在枯草单调的业余多了一份追求。

因为这群人,让曾经丢弃多年的笔而今也能挥洒自如几下。

合肥相会,愿你们颜开欢笑。

合肥相会,祝你们收获博丰。

合肥相会,让我们在后方为他们喝彩。

合肥相会,让我们也沉寂于他们的欢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当黑夜的寝灯一盏盏落下,此刻在那一方一定是欢声笑语,今宵难眠。

说不完的话,讲不尽的故事在房间内一波波不止。

此刻,就让我在另一座城市为他们鼓掌助兴。

附赠打油诗一首:

群英荟萃六月九,

飞驰似箭聚合肥。

北有一紫陕西来,

南见才女北大生。

沪城雪梅夜启程,

苏州不少蒋坤元。

晓风哥儿速如文,

汇聚安徽齐帆齐。

一堂围坐颜欢笑,

百家争鸣红又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